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合成方法 | 第12-13页 |
·溶液聚合法 | 第12-13页 |
·接枝聚合 | 第13页 |
·结构与吸水机理 | 第13-16页 |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 | 第13-14页 |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 第14-16页 |
·改性方法 | 第16-18页 |
·吸水性 | 第16页 |
·耐盐性 | 第16-17页 |
·吸水速度 | 第17页 |
·保水性及凝胶强度 | 第17页 |
·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 第17-18页 |
·木质素及木质素磺酸盐 | 第18-22页 |
·木质素磺酸盐的结构 | 第19页 |
·接枝共聚 | 第19-21页 |
·应用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高岭土对高吸水树脂性能的改善 | 第22-23页 |
·高岭土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 | 第22-23页 |
·高岭土对高吸水树脂的改性 | 第23页 |
·高吸水树脂的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4-2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6-30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6页 |
·主要材料 | 第26-27页 |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合成 | 第27页 |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性能与结构测试 | 第27-30页 |
·吸液倍率测定 | 第27页 |
·吸液速率测定 | 第27-28页 |
·过渡金属离子吸附性能测定 | 第28页 |
·保水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 第29页 |
·热重分析 | 第29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30页 |
3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合成条件优化 | 第30-39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30-32页 |
·后处理 | 第32-34页 |
·后处理方式对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 | 第32页 |
·皂化中NaOH溶液浓度对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水解后乙醇脱水对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 | 第34页 |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的FI-TR表征 | 第34-35页 |
·不同高吸水树脂的热重分析 | 第35-36页 |
·不同高吸水树脂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36-37页 |
·高岭土对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作用的探讨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4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吸液性能 | 第39-52页 |
·K~+盐溶液和NH_4~+盐溶液中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 | 第39-45页 |
·不同阴离子的K~+盐溶液的影响 | 第39-41页 |
·不同阴离子的NH_4~+盐溶液的影响 | 第41-42页 |
·相同阴离子的K~+盐溶液和NH_4~+盐溶液的影响 | 第42-43页 |
·K~+盐溶液和NH_4~+盐溶液中吸液动力学(时间的影响) | 第43-45页 |
·金属离子溶液中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 | 第45-48页 |
·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46-47页 |
·溶液温度的影响 | 第47页 |
·过渡金属离子溶液中吸液动力学(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多元混合离子溶液中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 | 第48-50页 |
·多元混合离子溶液中吸液动力学(时间的影响)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5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对Cu~(2+)和Zn~(2+)的吸附性能 | 第52-61页 |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对Cu~(2+)和Zn~(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2-57页 |
·吸附等温线(浓度的影响) | 第52-55页 |
·溶液pH值的影响 | 第55-56页 |
·吸附动力学(时间的影响) | 第56-57页 |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吸附前后结构变化 | 第57-60页 |
·FI-TR表征 | 第57页 |
·热重分析 | 第57-59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6 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保水性能研究 | 第61-67页 |
·土壤保水性能 | 第61-64页 |
·土壤含水率变化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