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LNG发动机配气相位及凸轮型线优化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展 | 第9-11页 |
| ·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LNG作为车用燃料的优势 | 第12-13页 |
| ·LNG发动机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配气机构的发展及研究 | 第14-17页 |
| ·配气机构结构型式及技术发展 | 第14-16页 |
| ·配气机构凸轮型线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页 |
|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第2章 整机性能模拟计算及配气相位优化 | 第20-37页 |
| ·BOOST软件的介绍 | 第20-21页 |
| ·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第21-26页 |
| ·整机模型的建立 | 第21-23页 |
| ·参数输入 | 第23-24页 |
| ·模型验证 | 第24-26页 |
| ·配气相位优化 | 第26-37页 |
| ·配气相位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第27-32页 |
| ·配气相位优化结果 | 第32-37页 |
| 第3章 配气机构模型建立及性能模拟计算 | 第37-54页 |
| ·AVL TYCON软件介绍 | 第37-38页 |
| ·TYCON模型的建立 | 第38-43页 |
| ·TYCON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 ·模型参数的输入 | 第40-41页 |
| ·仿真计算模型 | 第41-43页 |
| ·配气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计算结果 | 第43-54页 |
| ·配气机构评价原则 | 第43-44页 |
| ·进气门配气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计算分析 | 第44-50页 |
| ·排气门配气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计算分析 | 第50-54页 |
| 第4章 配气机构凸轮型线优化 | 第54-65页 |
| ·配气机构凸轮型线的设计要求 | 第54-55页 |
| ·进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及性能对比分析 | 第55-60页 |
| ·缓冲段设计 | 第55-56页 |
| ·工作段设计 | 第56-60页 |
| ·排气凸轮型线优化设计及性能对比分析 | 第60-63页 |
| ·配气机构优化后整机性能验证 | 第63-6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