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轮藻简介 | 第9-11页 |
·轮藻植物的生物学意义 | 第11-13页 |
·轮藻植物的一般性生物学意义 | 第11页 |
·轮藻植物所特有的生物学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轮藻生态学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现生轮藻分布 | 第13-15页 |
·现生轮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15-17页 |
·轮藻群落恢复研究 | 第17-18页 |
·洱海西湖轮藻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洱海西湖轮藻调查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33页 |
·洱海西湖简介 | 第21-22页 |
·洱海概况 | 第21页 |
·西湖概况 | 第21-22页 |
·采样位点的确定原则及分布情况 | 第22-25页 |
·洱海植物调查采样位点分布 | 第22-23页 |
·西湖植物调查采样位点分布 | 第23页 |
·洱海轮藻植物种子库调查位点分布 | 第23-24页 |
·西湖轮藻植物种子库调查位点分布 | 第24-25页 |
·沉水植物群落调查、轮藻植物种子库调查以及水质底质实验分析方法 | 第25-33页 |
·样地基本情况记录 | 第26页 |
·常规水质和非生物因子指标测量 | 第26页 |
·轮藻及植物群落调查 | 第26-27页 |
·水质底质采样 | 第27页 |
·轮藻种子库调查方法 | 第27-28页 |
·水质指标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底质指标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0-31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3-61页 |
·采样调查及环境指标测定结果 | 第33-51页 |
·采样位点基本调查指标 | 第33-37页 |
·轮藻及植物群落调查 | 第37-39页 |
·轮藻植物种子库调查结果 | 第39页 |
·水质指标 | 第39-48页 |
·底质指标 | 第48-51页 |
·统计分析 | 第51-57页 |
·高等沉水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 第51-54页 |
·轮藻与环境因子的分析 | 第54-57页 |
·讨论 | 第57-61页 |
·高等沉水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57-58页 |
·洱海与西湖轮藻群落结构的比较 | 第58页 |
·轮藻种子库状况 | 第58-59页 |
·洱海西湖轮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