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溶藻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藻类水华的成因及危害 | 第8页 |
·藻类水华的成因 | 第8页 |
·藻类水华的危害 | 第8页 |
2.藻类水华的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物理方法控藻 | 第8-9页 |
·化学方法控藻 | 第9页 |
·生物方法控藻 | 第9-12页 |
·综合方法治理水华 | 第12页 |
3.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溶藻真菌的分离筛选及溶藻特性的研究 | 第14-25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14-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方法 | 第16-18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18-24页 |
·菌株的分离 | 第18-19页 |
·不同碳源的培养基对铜绿微囊藻DS藻的影响 | 第19页 |
·筛选查氏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 | 第19-20页 |
·液体溶藻实验筛选溶藻真菌 | 第20-21页 |
·溶藻真菌溶藻方式研究 | 第21-22页 |
·溶藻活性物质初探 | 第22-23页 |
·溶藻活性物质热稳定研究 | 第23页 |
·光照时间对溶藻效果的影响 | 第23-24页 |
3.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溶藻真菌J20的鉴定及保藏 | 第25-32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25-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J20菌落形态观察结果 | 第27-28页 |
·显微直接制片观察结果 | 第28-29页 |
·插片法观察结果 | 第29-30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第30页 |
·单孢子分离纯化及保种 | 第30-31页 |
3.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J20菌株培养条件优化 | 第32-38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J20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装液量150mL不同摇床时间的溶藻效果比较 | 第34页 |
·装液量100mL不同摇床时间的溶藻效果比较 | 第34-35页 |
·摇床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对溶藻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3.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