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论文--羧酸的功能衍生物论文

相转移法合成蔗糖多酯及其性质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5页
 引言第14-15页
 1 蔗糖多酯简介第15-18页
   ·蔗糖多酯定义第15-16页
   ·蔗糖多酯结构第16页
   ·蔗糖多酯物理性质第16页
   ·蔗糖多酯化学性质第16页
   ·蔗糖多酯功能特性第16-17页
     ·低热量性第16-17页
     ·降低胆固醇第17页
     ·排毒第17页
     ·对维生素吸收的影响第17页
   ·生物降解性第17-18页
 2 蔗糖多酯的合成方法第18-20页
   ·溶剂法第18页
   ·无溶剂法第18-19页
   ·酶催化法第19-20页
   ·相转移催化法第20页
 3 蔗糖多酯的分析方法第20-22页
   ·薄层色谱(TLC)第21页
   ·外光谱(FT-IR)第21-22页
   ·硅胶柱层析法(CC)第22页
 4 蔗糖多酯的应用第22-24页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22-23页
     ·替代脂肪第22-23页
     ·保健食品第23页
   ·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第23页
   ·机械工业中的应用第23页
   ·日用化学品工业中的应用第23-24页
 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24-25页
   ·研究意义第24页
   ·研究目的第24-25页
第二章 蔗糖多酯原料-脂肪酸乙酯合成工艺研究第25-40页
 1 前言第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实验材料第25-26页
   ·实验仪器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28页
     ·油脂理化指标测定第26页
     ·实验用油平均分子量计算第26页
     ·酯化反应转化率测定第26-27页
     ·脂肪酸乙酯合成工艺流程第27页
     ·脂肪酸乙酯合成反应装置图第27-28页
   ·不同因素对脂肪酸乙酯转化率影响第28-29页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影响第28页
     ·醇油摩尔比对酯化率影响第28-29页
     ·反应温度对酯化率影响第29页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影响第29页
   ·Box-Benhnken响应面(RSM)实验第29-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39页
   ·原料大豆油理化指标第30页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影响第30-31页
     ·醇油摩尔比对酯化率影响第31页
     ·反应温度对酯化率影响第31-32页
     ·反应时间对酯化率影响第32-33页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9页
     ·响应面实验结果第33-34页
     ·响应面结果方差分析第34-36页
     ·交互作用对响应值影响分析第36-38页
     ·模型验证第38-39页
   ·产品红外表征第39页
 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相转移法合成蔗糖多酯工艺研究第40-65页
 1 前言第4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0-46页
   ·实验材料第40-41页
   ·实验仪器第41页
   ·实验方法第41-46页
     ·传统油浴加热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多酯第41-42页
     ·微波辅助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多酯第42-43页
     ·产品分析与检验第43页
     ·不同因素对蔗糖多酯产率的影响第43-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64页
   ·传统油浴加热下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多酯第46-57页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1-57页
   ·微波辅助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多酯第57-63页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58页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63页
   ·与已有报道比较第63-64页
 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四章 蔗糖多酯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产品质量分析第65-78页
 1 前言第65-6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6-69页
   ·实验材料第66页
   ·实验仪器第66页
   ·实验方法第66-69页
     ·薄层色谱分离第66-67页
       ·展开剂的选择第67页
       ·展开时间的选择第67页
     ·柱层析分离纯化第67-68页
     ·产品结构鉴定第68页
     ·产品质量分析第68-6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9-77页
   ·薄层色谱实验第69-70页
     ·展开剂的选择第69-70页
     ·展开时间的选择第70页
   ·柱层析分离纯化第70-73页
     ·硅胶粒度对蔗糖多酯分离效果影响第70-71页
     ·柱填充高度对蔗糖多酯分离效果影响第71页
     ·洗脱液流速对蔗糖多酯分离效果影响第71-72页
     ·上样量对蔗糖多酯分离效果影响第72页
     ·层析柱的再生第72-73页
   ·产品结构鉴定第73-75页
     ·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UV)第73页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73-74页
     ·核磁共振谱仪分析(NMR)第74-75页
   ·蔗糖多酯的产品质量分析第75-77页
     ·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常规指标分析第75-76页
     ·油脂特性指标分析第76-77页
 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原料对蔗糖多酯的性质影响研究第78-85页
 1 前言第7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78-80页
   ·实验材料第78页
   ·实验仪器第78-79页
   ·实验方法第79-80页
     ·原料油脂肪酸组成分析第79页
     ·原料油主要理化性质分析第79页
     ·原料油对蔗糖多酯理化性质影响第79页
     ·蔗糖多酯的体外消化研究第79-8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80-84页
   ·原料油脂肪酸组成分析第80页
   ·原料油主要理化性质分析第80页
   ·原料油对蔗糖多酯理化性质影响第80-83页
     ·原料油对蔗糖多酯溶解性影响第80-81页
     ·原料油对蔗糖多酯相对密度影响第81页
     ·原料油对蔗糖多酯黏度影响第81-82页
     ·原料油对蔗糖多酯熔点影响第82页
     ·原料油对蔗糖多酯氧化稳定性影响第82-83页
   ·蔗糖多酯的体外消化研究第83-84页
 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1 结论第85-86页
 2 创新处第86页
 3 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芦笋中黄酮和多糖的复合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一篇:杜仲绿原酸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微胶囊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