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绪论 | 第12-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一)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4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三) 对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研究视角的选取 | 第17-30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一) 领导力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中学教师领导力 | 第18-19页 |
(三) 学生学习 | 第19-20页 |
二、教师领导理论 | 第20-23页 |
(一) 教师领导理论的缘起 | 第20-21页 |
(二) 教师领导理论的演进 | 第21-22页 |
(三) 教师领导理论的内容 | 第22-23页 |
三、分析视角的选取 | 第23-30页 |
(一) 理论逻辑 | 第23-24页 |
(二) 现实理由 | 第24-25页 |
(三) 理论模型的选取 | 第25-30页 |
第二章 研究的设计 | 第30-40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二、研究变量的选取 | 第31页 |
(一) 研究自变量 | 第31页 |
(二) 研究因变量 | 第31页 |
三、研究的测量工具 | 第31-36页 |
(一) 教师领导力问卷调查表 | 第31-32页 |
(二) 学生问卷调查表 | 第32-34页 |
(三)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34-36页 |
四、研究对象和样本 | 第36页 |
五、样本抽样和样本检验 | 第36-40页 |
(一) 样本抽样 | 第36-38页 |
(二) 样本检验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40-57页 |
一、教师教学领导力对学生学习影响统计分析 | 第40-44页 |
(一) 教师教学组织能力调查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二) 教师课堂管理能力调查统计分析 | 第42-44页 |
二、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影响统计分析 | 第44-46页 |
(一) 教师调查问卷教师人格魅力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二) 学生调查问卷教师人格魅力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三、教师教育影响力对学生学习影响统计分析 | 第46-49页 |
(一) 教师调查问卷教师教育影响力统计分析 | 第46-47页 |
(二) 学生调查问卷教师教育影响力统计分析 | 第47-49页 |
四、教师教育决断力对学生学习影响统计分析 | 第49-51页 |
(一) 教师调查问卷教师教育决断力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二) 学生问卷中教师教育决断力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五、教师前瞻力对学生学习影响统计分析 | 第51-52页 |
(一) 教师问卷教师的教育前瞻力统计分析 | 第51页 |
(二) 学生问卷教师的教育前瞻力统计分析 | 第51-52页 |
六、教师决断力和课堂管理能力综合统计分析 | 第52-57页 |
(一) 教师层面的综合统计分析 | 第52-55页 |
(二) 学生层面的综合统计分析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57-63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一) 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对学生学习影响显著 | 第57页 |
(二)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 | 第57页 |
(三) 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把握学生需求是教师教育影响力中两大关键要素 | 第57-58页 |
(四) 教师的决断力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效能、影响学生的学习 | 第58页 |
(五) 学生的个人学习愿景是教师的教育前瞻力有效发挥的条件 | 第58页 |
二、建议 | 第58-63页 |
(一) 建立科学的教师领导力培训体系 | 第58-59页 |
(二) 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 第59-60页 |
(三) 加强校本培训,大力培养、提高教师的领导力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