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灌溉技术论文--滴灌论文

微灌滴头微通道内流流场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1 绪论第13-33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研究现状第16-31页
     ·微尺度流动机理研究状况第16-28页
     ·微灌滴头流道的研究趋势第28-31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31-33页
2 Micro-PIV技术及实验装置第33-60页
   ·Micro-PIV测量系统第33-36页
     ·PIV工作原理第33-34页
     ·Micro-PIV测量与传统PIV测量的差异第34页
     ·Micro-PIV测量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第34-36页
   ·Micro-PIV测量的关键技术第36-46页
     ·荧光粒子及其匹配技术第36-38页
     ·体照明及其匹配技术第38-42页
     ·布朗运动及其处理技术第42-44页
     ·图像处理技术第44-46页
   ·微尺度流动测量的实验装置第46-56页
     ·微尺度流动测量实验台第46页
     ·Micro-PIV系统组成及其匹配技术第46-53页
     ·示踪粒子选择与施放第53-55页
     ·微通道试件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60页
3 滴头微通道内流实验研究第60-89页
   ·实验参数设定第60-61页
   ·直微通道内流流动测量第61-66页
     ·实验测量结果第61-64页
     ·近似解析解第64-65页
     ·实验结果与近似解析解的比较第65-66页
   ·平角齿形微通道内流流场实验研究第66-73页
     ·全流场流动第67-71页
     ·局部流场流动特征第71-73页
   ·尖角齿形微通道内流流动实验研究第73-80页
     ·全流场流动第74-79页
     ·局部流场流动特征第79-80页
   ·圆角齿形微通道内流流动实验研究第80-86页
     ·全流场流动第81-85页
     ·局部流场流动情况第85-86页
   ·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86-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4 微通道内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第89-124页
   ·微尺度流动数学模型第89-91页
   ·微通道内流湍流模型第91-96页
     ·标准k-ε模型第91-92页
     ·RNG k-ε模型第92页
     ·realizable k-ε模型第92-93页
     ·标准k-ω模型第93-95页
     ·SST k-ω模型第95-96页
   ·流道微尺度化模型第96-100页
     ·基于壁面粗糙度的微尺度模型第96-98页
     ·基于多孔介质的微尺度模型第98-100页
   ·直微通道几何模型第100-101页
     ·设置壁面粗糙度的几何模型第101页
     ·设置多孔介质模拟粗糙元的几何模型第101页
   ·微通道内流数值模拟方案第101-102页
     ·边界条件第101-102页
     ·离散参数的设置第102页
   ·直微通道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102-122页
     ·基于壁面粗糙度的微尺度模型下直微通道的数值模拟第102-111页
     ·基于多孔介质的微尺度模型下直微管数值模拟第111-120页
     ·流道微尺度化模型处理效果分析第120-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5 齿形微通道内流流场的数值模拟第124-144页
   ·几种齿形微通道几何模型第124-128页
     ·平角齿形微通道几何模型第124-125页
     ·尖角齿形微通道几何模型第125-127页
     ·圆角齿形微通道几何模型第127-128页
   ·齿形微通道内流流场数值模拟条件设定第128-129页
     ·边界条件第128页
     ·湍流模型第128页
     ·离散方法与方程求解第128-129页
   ·不同结构的微通道内流流场数值模拟分析第129-136页
     ·平角齿形微通道内流流动模拟第129-131页
     ·尖角齿形微通道内流流动模拟第131-134页
     ·圆角齿形微通道内流流动模拟第134-136页
   ·不同尺度的微通道内流流场数值计算分析第136-139页
   ·不同雷诺数下的微通道内流流场数值计算分析第139-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4页
6 灌水器内流流道数值分析及改进第144-168页
   ·不同流道结构灌水器工作性能的数值分析第144-155页
     ·不同结构流道内流回流区分析第145-150页
     ·不同结构流道内流压力降分析第150-152页
     ·不同结构流道内流水力性能参数分析第152-155页
   ·灌水器内流道结构的改进第155-167页
     ·改进流道的基本思路第155-159页
     ·流道改造方案一第159-162页
     ·流道改造方案二第162-167页
 本章小结第167-168页
7 结论第168-170页
致谢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8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及在渭河流域水环境解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普通高校整体化教学楼群优化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