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引言 | 第13页 |
·开关电源与谐波抑制 | 第13-16页 |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 第16-21页 |
·功率因数和总谐波失真 | 第16-17页 |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 第17-18页 |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 第18-21页 |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1-23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第23-26页 |
·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23-24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单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 第26-50页 |
·单级与两级PFC电路 | 第26-27页 |
·单级APFC技术 | 第27-34页 |
·单级PFC转换器的典型结构 | 第27-28页 |
·单级PFC转换器的分类 | 第28-29页 |
·几种改进的单级PFC转换器结构 | 第29-34页 |
·单级PFC转换器的控制方式 | 第34-37页 |
·电压模式控制 | 第34-35页 |
·电流模式控制 | 第35-37页 |
·Boost PFC转换器的研究 | 第37-49页 |
·Boost PFC转换器工作原理 | 第37-42页 |
·CCM Boost PFC转换器分析 | 第42-45页 |
·DCM Boost PFC转换器分析 | 第45-47页 |
·BCM Boost PFC转换器分析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单周期PFC拓扑结构与控制模式研究 | 第50-72页 |
·单周期PFC转换器原理 | 第50-66页 |
·单周期控制技术的非线性控制机理 | 第51-53页 |
·单周期PFC转换器的拓扑结构 | 第53-55页 |
·单周期PFC转换器的调制规律 | 第55-56页 |
·单周期PFC转换器的稳定性分析 | 第56-66页 |
·单周期PFC转换器的控制模式 | 第66-71页 |
·双环控制理论 | 第66-67页 |
·电压环路控制 | 第67-69页 |
·电流环路控制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Simulink单周期PFC转换器高层次模型 | 第72-78页 |
·建立单周期PFC转换器模型的必要性 | 第72-73页 |
·基于Simulink的单周期PFC转换器高层次模型 | 第73-75页 |
·高层次模型的可行性验证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8页 |
第五章 低功耗单周期临界导通PFC电路设计 | 第78-106页 |
·引言 | 第78-79页 |
·单周期BCM PFC系统级设计 | 第79-83页 |
·变频省电模式单周期PFC转换器 | 第79-80页 |
·系统级工作原理 | 第80-82页 |
·单周期PFC转换器的系统结构 | 第82-83页 |
·关键设计单元研究 | 第83-104页 |
·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 第83-88页 |
·电压控制环路设计 | 第88-92页 |
·电流控制环路设计 | 第92-97页 |
·零交越失真和THD优化 | 第97-102页 |
·斜坡补偿电路 | 第102-103页 |
·动态调节电路 | 第103-104页 |
·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六章 版图设计与流片验证 | 第106-116页 |
·引言 | 第106页 |
·版图设计 | 第106-109页 |
·寄生参数 | 第106-107页 |
·对称性 | 第107-108页 |
·抗噪声能力 | 第108页 |
·闩锁效应 | 第108-109页 |
·ESD保护 | 第109页 |
·整体布局布线 | 第109-111页 |
·流片与测试结果 | 第111-114页 |
·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16-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