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研究路径和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路径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绿色消费方式及其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22-32页 |
2.1 绿色消费方式的概述 | 第22-27页 |
2.1.1 绿色消费概念 | 第22-23页 |
2.1.2 绿色消费的特征 | 第23-25页 |
2.1.3 绿色消费方式的表现形式 | 第25-27页 |
2.2 绿色消费方式形成的理论分析 | 第27-30页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活动方式形成的理论 | 第27-28页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绿色消费方式的形成 | 第28-30页 |
2.3 绿色消费方式形成的决定因素 | 第30-32页 |
2.3.1 生态环境恶化催生绿色消费 | 第30-31页 |
2.3.2 人类认识自然规律下的必然产物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大学生绿色消费方式的实证研究 | 第32-47页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选取 | 第32-34页 |
3.1.1 问卷设计 | 第32页 |
3.1.2 问卷发放与收回 | 第32-33页 |
3.1.3 样本选取 | 第33-34页 |
3.2 大学生绿色消费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34-41页 |
3.2.1 大学生对绿色消费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程度偏低 | 第34-35页 |
3.2.2 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具有滞后性 | 第35-38页 |
3.2.3 大学生消费潜力巨大但绿色消费水平有限 | 第38-41页 |
3.3 大学生绿色消费方式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 第41-47页 |
3.3.1 自身内部的影响因素 | 第41-43页 |
3.3.2 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 | 第43-47页 |
第四章 培育大学生绿色消费方式的对策研究 | 第47-58页 |
4.1 学校教育层面 | 第47-50页 |
4.1.1 发挥课堂教育的育人作用 | 第47-48页 |
4.1.2 加强绿色校园文化建设 | 第48-49页 |
4.1.3 发挥新生入学教育的作用 | 第49页 |
4.1.4 积极开展绿色消费实践活动 | 第49-50页 |
4.2 家庭层面 | 第50-55页 |
4.2.1 健康家庭生活方式培育绿色消费观 | 第50-51页 |
4.2.2 家长以身作则规范大学生消费行为 | 第51-53页 |
4.2.3 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培育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观念 | 第53-55页 |
4.3 个人层面 | 第55-58页 |
4.3.1 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 | 第55-56页 |
4.3.2 改变消费结构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