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5页 |
1.1 海洋环境中的信息有机物概述 | 第18-20页 |
1.2 海洋环境中信息有机物的类型 | 第20-24页 |
1.3 水环境中信息有机物的作用形式与机制 | 第24-28页 |
1.3.1 讯息作用的形式 | 第24-26页 |
1.3.2 讯息作用的途径与机理 | 第26-28页 |
1.4 海水中信息有机物的研究方法 | 第28-33页 |
1.4.1 样品采集 | 第28-29页 |
1.4.2 水体中信息有机物的富集 | 第29-31页 |
1.4.3 信息有机物化学结构鉴定 | 第31-33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33-35页 |
第2章 海水中信息有机物的提取检测方法构建 | 第35-83页 |
2.1 基于溶剂萃取和GC-MS的海水中非极性有机物检测方法 | 第35-36页 |
2.1.1 萃取溶剂 | 第35页 |
2.1.2 萃取剂用量 | 第35页 |
2.1.3 实验装置 | 第35-36页 |
2.1.4 后续处理 | 第36页 |
2.2 基于固相萃取的海水中微痕量有机物提取方法 | 第36-42页 |
2.2.1 固相微萃取 | 第36-38页 |
2.2.2 大孔树脂吸附萃取 | 第38-41页 |
2.2.3 固相萃取小柱萃取 | 第41-42页 |
2.3 基于HLB固相萃取和Q-TOF-MS/MS的海水中信息有机物非定向筛查方法 | 第42-43页 |
2.4 不同pH条件对天然海水中信息有机物提取检测效果的影响 | 第43-65页 |
2.4.1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2.4.2 海水不同pH条件下的提取效率 | 第45-46页 |
2.4.3 海水pH对 ESI-Q-TOF-MS检测结果的影响 | 第46-59页 |
2.4.4 不同pH条件下HPLC-ESI-Q-TOF-MS的汇泉湾海水定性结果差异 | 第59-64页 |
2.4.5 小结 | 第64-65页 |
2.5 海水中3种信息有机物的提取检测方法 | 第65-74页 |
2.5.1 邻苯二甲酸酯 | 第65-68页 |
2.5.2 正构烷烃 | 第68-69页 |
2.5.3 植物激素 | 第69-74页 |
2.6 水母生消过程中释放的潜在信息有机物初探 | 第74-83页 |
2.6.1 水母培养 | 第74-75页 |
2.6.2 水母培养滤液的宏观化学组成 | 第75-76页 |
2.6.3 水母在环境压力下释放的潜在信息有机物 | 第76-83页 |
第3章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信息有机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第83-110页 |
3.1 引言 | 第83-84页 |
3.1.1 胶州湾概况 | 第83页 |
3.1.2 采样信息 | 第83-84页 |
3.2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 第84-91页 |
3.2.1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组成分布格局 | 第84-87页 |
3.2.2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生态风险 | 第87-88页 |
3.2.3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可能来源 | 第88-91页 |
3.3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正构烷烃 | 第91-104页 |
3.3.1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的含量与分布 | 第91-99页 |
3.3.2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 第99-104页 |
3.4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植物激素 | 第104-105页 |
3.5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潜在信息有机物筛查 | 第105-108页 |
3.6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4章 西太平洋海山区信息有机物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第110-125页 |
4.1 引言 | 第110-111页 |
4.1.1 西太平洋海山区概况 | 第110页 |
4.1.2 采样信息 | 第110-111页 |
4.2 西太平洋海山区表层海水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 第111-121页 |
4.2.1 西太平洋海山区表层海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组成分布格局 | 第111-116页 |
4.2.2 西太平洋海山区表层海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生态风险 | 第116-117页 |
4.2.3 西太平洋海山区表层海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可能来源 | 第117-121页 |
4.3 西太平洋海山区表层海水中的正构烷烃 | 第121-123页 |
4.3.1 西太平洋海山区表层海水中正构烷烃的含量与分布 | 第121-123页 |
4.4 小结 | 第123-12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125-127页 |
5.2 主要创新点 | 第127页 |
5.3 展望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6页 |
附录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