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高压直挂大容量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8页
        1.1.1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第10-12页
        1.1.2 电池储能系统第12-18页
    1.2 大容量电池储能及其功率转换系统第18-28页
        1.2.1 发展现状第18-22页
        1.2.2 高压直挂功率转换系统第22-28页
    1.3 高压直挂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研究现状第28-33页
        1.3.1 拓扑结构演变第28-30页
        1.3.2 控制与保护策略第30-32页
        1.3.3 调制策略第32-3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二章 级联式高压直挂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第35-92页
    2.1 级联式功率转换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其优化第35-49页
        2.1.1 主电路拓扑及数学模型第35-37页
        2.1.2 传统控制策略第37-42页
        2.1.3 统一均衡控制策略第42-45页
        2.1.4 仿真分析第45-49页
    2.2 电池侧二次脉动电流抑制第49-60页
        2.2.1 电池侧电流谐波第49-52页
        2.2.2 双向DC/DC变换器的输出阻抗模型第52-56页
        2.2.3 基于陷波器的二次脉动电流抑制策略第56-58页
        2.2.4 仿真分析第58-60页
    2.3 级联式PCS共模电流的抑制第60-70页
        2.3.1 共模电流产生的机理第60-66页
        2.3.2 共模电流的抑制第66-68页
        2.3.3 仿真分析第68-70页
    2.4 具有储能功能的无功补偿器第70-79页
        2.4.1 输出功率的特性第71-73页
        2.4.2 类STATCOM的控制策略第73-75页
        2.4.3 基于bangbang原理的新型控制策略第75-77页
        2.4.4 仿真分析第77-79页
    2.5 实验研究第79-91页
        2.5.1 实验样机第80-83页
        2.5.2 实验研究第83-91页
    2.6 小结第91-92页
第三章 基于MMC的高压直挂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第92-127页
    3.1 基于MMC的电池储能系统第92-98页
        3.1.1 MMC的基本控制策略第92-95页
        3.1.2 MMC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第95-98页
    3.2 储能型MMC换流器第98-120页
        3.2.1 运行工况分析第98-101页
        3.2.2 适应多工况的SOC均衡策略第101-108页
        3.2.3 交流电网短路故障保护第108-112页
        3.2.4 直流电网短路故障保护第112-114页
        3.2.5 仿真分析第114-120页
    3.3 实验研究第120-126页
        3.3.1 实验样机第120-121页
        3.3.2 实验结果第121-126页
    3.4 小结第126-127页
第四章 高压直挂电池储能功率转换系统的优化设计第127-145页
    4.1 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参数第128-129页
    4.2 优化设计的边界条件第129-135页
        4.2.1 电池单体需求与模块电压总和第129-132页
        4.2.2 电池模块配置第132-133页
        4.2.3 无源元件参数第133-135页
        4.2.4 其它条件第135页
    4.3 效率与可靠性第135-142页
        4.3.1 效率计算第135-138页
        4.3.2 可靠性评估第138-142页
    4.4 优化设计方法第142-144页
    4.5 小结第144-145页
第五章 应用案例第145-159页
    5.1 2MW/2MWH大容量级联式储能系统第145-151页
        5.1.1 系统的优化设计第146-150页
        5.1.2 工业样机及运行结果第150-151页
    5.2 储能型MMC柔直换流站第151-157页
        5.2.1 系统配置第152-154页
        5.2.2 运行及控制策略第154-156页
        5.2.3 仿真分析第156-157页
    5.3 小结第157-1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59-161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159页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0页
附录 主要符号表第170-173页
附录 主要缩写表第173-17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74-17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公开或授权的专利第176-17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77-178页
致谢第178-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修学生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