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制造工艺论文--飞机制造论文--飞机装配论文

卧式双机联合钻铆系统综合刚度场建模和实验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自动钻铆技术发展现状第14-18页
        1.2.1 国外自动钻铆技术发展现状第14-17页
        1.2.2 国内自动钻铆技术发展现状第17-18页
    1.3 钻铆设备刚度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总体框架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总体框架第21-22页
第2章 双机联合自动钻铆机运动学建模第22-40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卧式双机联合自动钻铆系统第22-24页
    2.3 多轴机床D-H运动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第24-27页
        2.3.1 机器人坐标系建立方法第24-26页
        2.3.2 连杆变换矩阵第26-27页
    2.4 雅克比矩阵第27-32页
        2.4.1 雅克比矩阵的定义第27-29页
        2.4.2 雅克比矩阵的求取方法第29-32页
    2.5 双机联合自动钻铆机运动学模型第32-38页
        2.5.1 外侧多轴机床运动学模型第33-36页
        2.5.2 内侧多轴机床运动学模型第36-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多轴机床变形环节刚度辨识第40-60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外侧多轴机床各环节刚度辨识第40-53页
        3.2.1 末端执行器刚度辨识第40-42页
        3.2.2 柔性运动轴刚度辨识第42-43页
        3.2.3 微分变换矩阵第43-44页
        3.2.4 关节最大受载位姿分析第44-49页
        3.2.5 运动关节刚度辨识第49-53页
    3.3 内侧多轴机床各环节刚度辨识第53-59页
        3.3.1 末端执行器刚度辨识第53-54页
        3.3.2 柔性运动轴刚度辨识第54-55页
        3.3.3 关节最大载荷位姿求解第55-58页
        3.3.4 运动关节刚度辨识第58-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4章 自动钻铆系统末端综合刚度场建模第60-71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弹性小变形原理第60-62页
    4.3 外侧多轴机床综合末端刚度矩阵建模第62-68页
        4.3.1 运动关节末端刚度矩阵建模第62-65页
        4.3.2 柔性运动轴末端刚度矩阵建模第65-68页
        4.3.3 末端执行器末端刚度矩阵建模第68页
        4.3.4 综合刚度矩阵模型第68页
    4.4 内侧多轴机床综合末端刚度矩阵建模第68-69页
    4.5 综合末端刚度场建模第69-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5章 系统末端刚度测试和分析第71-79页
    5.1 引言第71页
    5.2 试验条件第71-74页
        5.2.1 自动铆接设备第71-72页
        5.2.2 测量设备第72-74页
    5.3 试验方案第74-76页
    5.4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76-78页
    5.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2页
    6.1 全文总结第79-80页
    6.2 工作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5M1E的飞机总装过程三维可视化及其管控方法
下一篇:螺纹拧紧力矩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