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字母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低速二冲程船用柴油机及其发展 | 第13-15页 |
1.2 排放控制技术 | 第15-19页 |
1.2.1 NO_x生成机理 | 第15页 |
1.2.2 前处理技术 | 第15-16页 |
1.2.3 缸内燃烧优化 | 第16-19页 |
1.3 后处理技术 | 第19页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计算模型和研究方法 | 第21-34页 |
2.1 发动机数值模拟计算简介 | 第21页 |
2.2 三维CFD数值模拟软件CONVERGE简介 | 第21页 |
2.3 湍流模型 | 第21-22页 |
2.4 喷雾模型 | 第22-25页 |
2.4.1 KH(Kelvin-Helmholtz)破碎模型 | 第23页 |
2.4.2 RT(Rayleigh-Taylor)破碎模型 | 第23-24页 |
2.4.3 KH-RT破碎长度模型 | 第24页 |
2.4.4 液滴的湍流扩散模型 | 第24-25页 |
2.4.5 液滴的碰撞与聚合 | 第25页 |
2.4.6 喷雾与壁面的相互作用 | 第25页 |
2.5 点火模型 | 第25-26页 |
2.6 燃烧模型 | 第26-28页 |
2.7 排放模型 | 第28-29页 |
2.7.1 NO_x排放模型 | 第28页 |
2.7.2 碳烟生成及氧化模型 | 第28-29页 |
2.8 模型标定 | 第29-33页 |
2.8.1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第29页 |
2.8.2 三维CFD数值计算模型标定 | 第29-33页 |
2.9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喷油策略优化及研究 | 第34-45页 |
3.1 微遗传算法简介 | 第34-35页 |
3.2 喷油策略优化 | 第35-38页 |
3.2.1 寻优范围及评价标准 | 第35-36页 |
3.2.2 优化结果及分析 | 第36-38页 |
3.3 喷油参数影响研究 | 第38-44页 |
3.3.1 预喷间隔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2 预喷比例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3 顺序喷射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TierⅢ技术路线研究及比较 | 第45-60页 |
4.1 米勒循环、高几何压缩比结合EGR满足TierⅢ技术路线 | 第45-50页 |
4.1.1 米勒循环对大型船用柴油机燃烧排放的影响 | 第45-47页 |
4.1.2 高几何压缩比对大型船用柴油机燃烧排放的影响 | 第47-49页 |
4.1.3 EGR对大型船用柴油机燃烧排放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 湿式燃烧满足TierⅢ技术路线 | 第50-56页 |
4.2.1 进气加湿对大型船用柴油机燃烧排放的影响 | 第50-52页 |
4.2.2 缸内喷水对大型船用柴油机燃烧排放的影响 | 第52-56页 |
4.3 SCR技术满足TierⅢ技术路线 | 第56-57页 |
4.4 各TierⅢ技术路线比较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