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土质边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3 边坡安全系数的定义 | 第16-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理论 | 第19-31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2.2.1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 | 第19-20页 |
2.2.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适用性 | 第20-21页 |
2.3 土的本构模型 | 第21-28页 |
2.3.1 线弹性模型 | 第21-22页 |
2.3.2 摩尔-库伦(Mohr-Coulomb)模型 | 第22-23页 |
2.3.3 邓肯-张(Duncan-Zhang)模型 | 第23-26页 |
2.3.4 剑桥(Cam-Clay)模型 | 第26-27页 |
2.3.5 德鲁克-普拉格(Drucker-Prager)模型 | 第27-28页 |
2.4 地应力平衡的介绍 | 第28-29页 |
2.5 结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抗滑桩加固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 | 第31-5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3.3 强度折减法在ABAQUS中的实现 | 第32-33页 |
3.3.1 有限元基本方程 | 第32页 |
3.3.2 Mohr-Coulomb的模型参数 | 第32-33页 |
3.4 边坡失稳判据 | 第33页 |
3.4.1 边坡破坏几种判断依据 | 第33页 |
3.4.2 强度折减中边坡失稳时坡体单元应力状态 | 第33页 |
3.5 滑坡防治方法 | 第33-34页 |
3.5.1 滑坡防治方法 | 第33-34页 |
3.5.2 抗滑桩在防治滑坡中的应用 | 第34页 |
3.5.3 抗滑桩设计原则 | 第34页 |
3.6 抗滑桩的设计参数 | 第34-36页 |
3.6.1 桩位及桩间距的确定 | 第34-35页 |
3.6.2 桩截面尺寸的确定 | 第35页 |
3.6.3 锚固深度的确定 | 第35-36页 |
3.7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有限元计算 | 第36-53页 |
3.7.1 计算参数 | 第36-38页 |
3.7.2 滑坡上有桩与无桩的对比 | 第38-39页 |
3.7.3 抗滑桩在不同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第39-46页 |
3.7.4 不同桩间距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第46-48页 |
3.7.5 抗滑桩不同锚固深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 | 第48-53页 |
3.8 结论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缺陷桩低应变检测与加固边坡数值特性研究 | 第55-71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桩基低应变原理以及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56-57页 |
4.3 桩基低应变动测的数值模拟及其在完整性中的应用 | 第57-59页 |
4.3.1 实际工程介绍 | 第57-58页 |
4.3.2 ABAQUS建模准备 | 第58页 |
4.3.3 模拟完整桩的速度时程曲线与实际曲线 | 第58-59页 |
4.4 缺陷桩低应变的数值模拟 | 第59-63页 |
4.4.1 扩颈桩 | 第59-61页 |
4.4.2 缩颈桩 | 第61-62页 |
4.4.3 离析桩 | 第62-63页 |
4.5 缺陷桩加固边坡的数值模拟 | 第63-69页 |
4.5.1 扩颈桩加固边坡的数值模拟 | 第63-65页 |
4.5.2 缩颈桩加固边坡的数值模拟 | 第65-67页 |
4.5.3 离析桩加固边坡的数值模拟 | 第67-69页 |
4.6 结论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抗滑桩加固有初始缺陷边坡稳定性机理研究 | 第71-81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抗滑桩加固指定缺陷在不同位置对边坡的影响分析 | 第71-75页 |
5.2.1 建模过程及云图 | 第71-72页 |
5.2.2 在边坡上选取不同位置的应变曲线 | 第72-74页 |
5.2.3 缺陷在不同位置桩身位移及安全系数对比曲线 | 第74-75页 |
5.3 缺陷单元在滑裂带的边坡稳定性机理 | 第75-78页 |
5.4 结论 | 第78-8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6.1 结论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作者简介 | 第8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