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言 | 第8-10页 |
第1章 女性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和国家生育政策及相关法律 | 第10-15页 |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1.1.1 女性的劳动权利与社会保障权利 | 第10-11页 |
1.1.2 国家生育政策及相关法律 | 第11-12页 |
1.2 生育政策及相关法律制度对女性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影响的可能性 | 第12-15页 |
1.2.1 依据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 | 第12-13页 |
1.2.2 从应然权利到实然权利的分析 | 第13-15页 |
第2章 我国女性生育阶段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法律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 第15-23页 |
2.1 我国女性生育阶段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15-19页 |
2.1.1 关于女性怀孕期间劳动权的特殊保护规定 | 第15-16页 |
2.1.2 关于产假及陪产假的有关规定 | 第16-17页 |
2.1.3 关于女性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17页 |
2.1.4 关于公共托育的法律制度 | 第17-18页 |
2.1.5 关于反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规定 | 第18-19页 |
2.2 我国女性生育阶段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法律制度的不足 | 第19-23页 |
2.2.1 生育假期设置分配不周全、不合理 | 第20页 |
2.2.2 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失公平且功能单一 | 第20-21页 |
2.2.3 公共托育资源的薄弱及法律制度空白 | 第21页 |
2.2.4 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有待完善 | 第21-23页 |
第3章 域外与女性生育阶段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相关的法律制度及启示 | 第23-30页 |
3.1 域外与女性生育阶段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相关法律制度 | 第23-27页 |
3.1.1 关于产假、陪产假及育儿假期方面 | 第23-24页 |
3.1.2 关于生育的社会保障方面 | 第24-25页 |
3.1.3 关于公共托育的建设方面 | 第25-26页 |
3.1.4 关于反就业性别歧视方面 | 第26-27页 |
3.2 域外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法律制度的启示 | 第27-30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女性生育阶段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0-34页 |
4.1 生育休假权利主体及内容的更新 | 第30-31页 |
4.2 生育社会保障权利主体平等及内容多样化 | 第31页 |
4.3 制定公共托育服务管理的法律制度 | 第31-32页 |
4.4 完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