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6-17页 |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依据 | 第18-25页 |
2.1 企业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2 企业安全生产的相关理论 | 第19-21页 |
2.2.1 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 第19页 |
2.2.2 因果连锁理论 | 第19-20页 |
2.2.3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 第20页 |
2.2.4 系统安全理论 | 第20-21页 |
2.3 HSE管理体系 | 第21-25页 |
2.3.1 HSE管理体系的概念 | 第21页 |
2.3.2 HSE管理体系的发展 | 第21-22页 |
2.3.3 HSE管理的实施原则 | 第22-25页 |
第3章 大连石化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 第25-32页 |
3.1 大连石化公司概况 | 第25页 |
3.2 大连石化公司安全管理事故情况及成因分析 | 第25-27页 |
3.2.1 大连石化公司安全事故情况 | 第25-26页 |
3.2.2 大连石化公司安全事故事成因分析 | 第26-27页 |
3.3 大连石化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 第27-29页 |
3.3.1 大连石化公司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 第27页 |
3.3.2 大连石化公司安全管理责任制 | 第27-29页 |
3.3.3 大连石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第29页 |
3.4 大连石化公司制度落实情况 | 第29-30页 |
3.4.1 通过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 第29-30页 |
3.4.2 坚持规范化的安全目标管理,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 第30页 |
3.4.3 以现场为重点,强化对“三个现场”的监督管理 | 第30页 |
3.5 企业关键技术人员和重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情况 | 第30-31页 |
3.6 HSE管理体系在大连石化公司的应用情况 | 第31-32页 |
第4章 大连石化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32-39页 |
4.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问题 | 第32-34页 |
4.1.1 安全管理机构建设问题分析 | 第32页 |
4.1.2 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 第32-33页 |
4.1.3 基层员工及外包项目中的非本公司员工安全教育的问题分析 | 第33-34页 |
4.2 安全生产现场管理问题 | 第34-36页 |
4.2.1 对风险缺乏安全评估 | 第34页 |
4.2.2 生产设备运行管理不严格、监管不细化 | 第34-35页 |
4.2.3 生产车间没有建立安全例会制度 | 第35页 |
4.2.4 特殊作业管理存在漏洞 | 第35-36页 |
4.2.5 电气现场安全管理有缺失 | 第36页 |
4.3 大连石化安全管理典型案例剖析 | 第36-39页 |
4.3.1 大连石化6.2爆炸事故 | 第36-37页 |
4.3.2 事故原因 | 第37页 |
4.3.3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 第37-39页 |
第5章 大连石化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分析 | 第39-49页 |
5.1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 第39-40页 |
5.1.1 建立现代的安全管理组织 | 第39页 |
5.1.2 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 第39-40页 |
5.2 大连石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第40-44页 |
5.2.1 安全文化内涵 | 第40-42页 |
5.2.2 安全文化理念 | 第42-43页 |
5.2.3 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 第43-44页 |
5.2.4 大连石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 第44页 |
5.3 利用HSE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 第44-46页 |
5.3.1 安全检查 | 第44-45页 |
5.3.2 危险源辨识 | 第45-46页 |
5.4 建立基层员工的HSE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第46页 |
5.5 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大数据平台 | 第46-49页 |
5.5.1 安全管理大数据的概念 | 第46-47页 |
5.5.2 利用大数据对事故隐患的分析 | 第47页 |
5.5.3 利用大数据对事故规律的分析 | 第47-48页 |
5.5.4 利用大数据对安全生产事故追责 | 第48-4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