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牵引车、挂车、汽车列车论文

汽车列车轴偏角对行驶性能影响分析及其检测的研究

提要第1-9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2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9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9-12页
   ·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外研究状况第12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2-13页
   ·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技术第13-14页
     ·即时侧倾预警第13页
     ·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第13-14页
     ·挂车侧倾稳定控制第14页
     ·车辆动力学稳定控制第14页
     ·横向摆动控制第14页
     ·横向行驶警示第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2章 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性理论分析第17-31页
   ·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性的评价参数第17页
   ·轮胎侧偏特性第17-19页
     ·轮胎的坐标第17页
     ·轮胎侧偏第17-19页
   ·半挂汽车列车行驶稳定性数学模型第19-21页
     ·建立坐标系第19-20页
     ·半挂汽车列车运动微分方程第20-21页
   ·使用参数对行驶稳定性的影响第21-22页
     ·结构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第21页
     ·车轮定位参数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半挂汽车列车稳态转向特性第22-27页
     ·稳态响应第22页
     ·稳态响应的特性第22-23页
     ·半挂汽车列车稳态响应第23-27页
   ·半挂汽车列车制动稳定性基本理论第27-28页
     ·半挂汽车列车直线制动稳定性分析第27-28页
     ·半挂汽车列车曲线制动稳定性分析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31页
第3章 半挂汽车列车模型的建立与实验验证第31-51页
   ·虚拟样机技术第31-33页
     ·虚拟样机技术概论第31页
     ·虚拟样机的ADAMS动力学分析第31-33页
     ·虚拟样机参数化分析的基本步骤第33页
   ·半挂汽车列车整车模型的建立第33-44页
     ·半挂汽车列车参数的确定第33-34页
     ·底盘模型的创建第34-35页
     ·转向系模型的创建第35-37页
     ·车桥悬架模型的创建第37-38页
     ·轮胎和地面谱的创建第38-42页
     ·运动和力的创建第42-44页
   ·半挂汽车列车整车模型的实验验证第44-50页
     ·实车与仿真实验设计第44-47页
     ·试验效果对比分析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轴偏角对半挂汽车列车行驶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第51-87页
   ·轴偏角参数化分析第51-52页
   ·轴偏角对半挂汽车列车匀速直线行驶保持性的影响分析第52-60页
     ·仿真试验设计第52-53页
     ·数据分析第53-60页
   ·轴偏角对半挂汽车列车直线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第60-70页
     ·仿真试验设计第60-61页
     ·数据分析第61-70页
   ·轴偏角对半挂汽车列车转弯行驶性能的影响分析第70-79页
     ·仿真试验设计第70页
     ·数据分析第70-79页
   ·轴偏角对半挂汽车列车瞬态横摆响应特性的影响分析第79-86页
     ·仿真试验设计第79页
     ·数据分析第79-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半挂汽车列车轴偏角检测方法研究第87-107页
   ·轴偏角检测技术第87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半挂车承载轴偏斜角的检测方法第87-95页
     ·机器视觉技术第87-88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半挂车承载轴偏斜角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第88-95页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半挂车承载轴偏斜角检测方法第95-104页
     ·激光测距技术第95页
     ·基于激光测距技术的半挂车承载轴偏斜角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第95-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7页
第6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07-111页
   ·全文总结第107-108页
   ·研究展望第108-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6页
附录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第116-11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7-119页
致谢第119-121页
摘要第121-123页
ABSTRACT第123-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预测控制的汽油发动机怠速控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汽车催化转化器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