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一、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的现象较为普遍,引发的问题值得关注 | 第8-9页 |
二、探讨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的影响因素,对于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一、中缅边境德宏段 | 第11页 |
二、缅籍“小留学生”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一、关于边境地区教育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云南边境地区跨国人口流动研究 | 第14-17页 |
三、云南边境地区外籍学生流动研究 | 第17-18页 |
四、文献综述小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分析框架的建构及数据收集过程 | 第20-34页 |
第一节 分析框架建构的依据 | 第20-30页 |
一、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0-22页 |
二、国际学生流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24页 |
三、缅甸学生来华就读的特殊性 | 第24-27页 |
四、本研究分析框架的试构 | 第27-30页 |
第二节 数据收集过程与方法 | 第30-34页 |
一、数据收集思路 | 第30页 |
二、调研地点的选取 | 第30-32页 |
三、数据收集方法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缅边境德宏段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4-53页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德宏州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素分析过程 | 第36-44页 |
一、项目分析 | 第36-40页 |
二、信度检验 | 第40页 |
三、结构(建构)效度检验 | 第40-44页 |
第三节 德宏州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44-53页 |
一、各影响因素关系的判断 | 第44-46页 |
二、各影响因素关系的解析 | 第46-53页 |
第四章 社会因素对德宏州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的影响 | 第53-70页 |
第一节 缅北边民认同中国文化 | 第54-57页 |
一、缅北边民注重汉语学习,从而更好的就业 | 第54-56页 |
二、与本国教育相比,缅北边民更认可中国的教育 | 第56-57页 |
第二节 缅甸战乱与中国社会稳定之间的反差 | 第57-60页 |
一、缅甸国内局势动荡 | 第57-58页 |
二、中国社会和谐稳定 | 第58-60页 |
第三节 中缅两国边民习俗相近,交往频繁 | 第60-70页 |
一、中缅两国边民同宗同族 | 第60-62页 |
二、中缅两国边民同语同俗 | 第62-64页 |
三、中缅两国边民交往频繁 | 第64-66页 |
四、地理位置的便利性 | 第66-70页 |
第五章 中国学校教育因素对德宏州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的影响 | 第70-85页 |
第一节 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入学条件便利 | 第71-76页 |
一、招收名额空余情况下,缅籍”小留学生“就读 | 第71-72页 |
二、缅籍“小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 | 第72-76页 |
第二节 中国学校硬件和软件条件比缅甸好 | 第76-85页 |
一、中国学校软件条件比缅甸好 | 第76-80页 |
二、中国学校硬件条件比缅甸好 | 第80-85页 |
结语 | 第85-9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85-87页 |
二、德宏州缅籍“小留学生”来华就读面临的挑战 | 第87-89页 |
三、云南基础教育对缅开放的思考及建议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 | 第96-9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