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8-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32页 |
1.1 染色质的结构 | 第9-11页 |
1.1.1 染色质对所有DNA参与的生物学过程都很重要 | 第9页 |
1.1.2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元 | 第9-11页 |
1.2 染色质的动态调控 | 第11-17页 |
1.2.1 DNA的甲基化 | 第12-13页 |
1.2.2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和组蛋白变体 | 第13-16页 |
1.2.3 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 第16-17页 |
1.3 ATP依赖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 第17-20页 |
1.3.1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 第18页 |
1.3.2 ISWI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 第18-19页 |
1.3.3 CHD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 第19页 |
1.3.4 INO80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 第19-20页 |
1.4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 | 第20-28页 |
1.4.1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发现、亚基组成及其进化 | 第20-21页 |
1.4.2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4.3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核心亚基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1.4.4 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 第27-28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8-29页 |
1.6 技术手段简介 | 第29-32页 |
1.6.1 蛋白质晶体学 | 第29-30页 |
1.6.2 冷冻电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第30-32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5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2-36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3-3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6-54页 |
2.2.1 分子克隆 | 第36-39页 |
2.2.2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 第39-41页 |
2.2.3 大肠杆菌表达体系 | 第41-46页 |
2.2.4 核小体组装 | 第46-47页 |
2.2.5 核小体结合实验 | 第47-48页 |
2.2.6 ATPase活性实验 | 第48-49页 |
2.2.7 染色质重塑活性测定 | 第49-50页 |
2.2.8 晶体生长 | 第50-52页 |
2.2.9 GST pull down | 第52页 |
2.2.10 电镜样品准备 | 第52-53页 |
2.2.11 负染样品和冷冻样品制备 | 第53-54页 |
第3章 Snf2蛋白晶体结构解析及功能分析 | 第54-76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蛋白纯化与分析 | 第54-63页 |
3.2.1 HsBrg1的纯化与表征 | 第54-59页 |
3.2.2 ScSnf2蛋白的纯化 | 第59-63页 |
3.3 MtSnf2晶体结构 | 第63-66页 |
3.4 结构域功能分析 | 第66-75页 |
3.4.1 HSA结构域功能分析 | 第66-71页 |
3.4.2 SnAC结构域的调控作用 | 第71-7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4章 Snf2与底物核小体的结构解析 | 第76-101页 |
4.1 引言 | 第76页 |
4.2 Snf2与底物复合物晶体筛选 | 第76-78页 |
4.3 Snf2与核小体电镜结构解析 | 第78-84页 |
4.4 Snf2与核小体复合物结构分析 | 第84-100页 |
4.4.1 Snf2结合底物状态的结构 | 第84-88页 |
4.4.2 Snf2与组蛋白H4的相互作用 | 第88-91页 |
4.4.3 Snf2与核小体DNA的主要结合位点 | 第91-96页 |
4.4.4 Snf2与核小体DNA的次要结合位点 | 第96-99页 |
4.4.5 核小体DNA的扭曲 | 第99-10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1-107页 |
5.1 总结 | 第101-103页 |
5.2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103-105页 |
5.3 论文展望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