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儒家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启示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0-11页
        1.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2.选题的意义第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16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三)研究方法、重难点与拟创新之处第16-17页
        1.研究方法第16页
        2.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16页
        3.拟创新之处第16-17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6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7-23页
        1.道德人格第17-18页
        2.君子人格第18-21页
        3.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第21-23页
    (二)相关理论基础第23-26页
        1.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第23-24页
        2.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第24-26页
二、儒家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时代价值及其现代转化第26-35页
    (一)君子人格与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关系第26-28页
        1.君子人格与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目标内在统一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26-27页
        2.君子人格思想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提供内容和方法借鉴第27页
        3.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丰富了君子人格思想的时代内涵第27-28页
    (二)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时代价值第28-29页
        1.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第28页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第28-29页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第29页
    (三)君子人格的现代转化第29-35页
        1.君子人格的历史局限性及其现代转化第29-32页
        2.君子人格现代转化的基本原则第32-35页
三、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第35-44页
    (一)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第35-38页
        1.道德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务实功利第35-36页
        2.道德情感淡漠,社会责任感不强第36-37页
        3.道德意志不坚,抗挫能力弱第37页
        4.道德人格双重,知行不一第37-38页
    (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的成因分析第38-44页
        1.传统道德地位的弱化第38-39页
        2.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第39-40页
        3.网络时代的道德迷失第40-41页
        4.高校道德教育的欠缺第41-42页
        5.道德主体的自我困境第42-44页
四、儒家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启示第44-50页
    (一)借鉴君子之“道”培育有理想担当的时代新人第44-45页
        1.坚定理想信念,构建道德信仰第44-45页
        2.厚植爱国情怀,培育使命担当第45页
    (二)借鉴君子之“德”培育仁德向善的时代新人第45-46页
        1.弘扬仁爱精神,增进道德情感第45-46页
        2.培养社会群体意识,提高道德感召力第46页
    (三)借鉴君子之“知”培育有学识本领的时代新人第46-47页
        1.愤而好学,提高道德认识第46-47页
        2.躬行践履,磨练道德意志第47页
    (四)借鉴君子之“礼”培育自律自省的时代新人第47-48页
        1.诚以修身,端正道德行为第47-48页
        2.修己以敬,提高道德自觉第48页
    (五)借鉴君子之“勇”培育有开放创新意识的时代新人第48-50页
        1.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第48-49页
        2.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第49-50页
结束语第50-51页
注释第51-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科技学院大学生就业质量管理优化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廉洁教育活动载体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