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学生论文

小学生玩手游现状调查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区三所学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选题依据第9-10页
        1.1.1 手游行业迅猛发展,社会问题凸显第9页
        1.1.2 小学生手游玩家激增,教育问题凸显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3.2 实践意义第11页
    1.4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4.1 手游的文献及理论基础研究第11-12页
        1.4.2 小学生玩手游的现状调查第12页
        1.4.3 小学生玩手游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第12页
    1.5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1 文献分析法第12页
        1.5.2 问卷调查法第12页
        1.5.3 访谈法第12-13页
    1.6 理论基础第13-15页
        1.6.1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第13页
        1.6.2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第13-14页
        1.6.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4-15页
        1.6.4 沉浸理论第15页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1页
        1.7.1 手游研究的分类第16-17页
        1.7.2 手游玩家的特点及心理机制第17页
        1.7.3 玩手游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7.4 手游所带来问题的对策研究第18-19页
        1.7.5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9-21页
第二章 手游的概述第21-29页
    2.1 手游的概述第21-25页
        2.1.1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1页
        2.1.2 手游的特征第21-22页
        2.1.3 手游的分类第22-23页
        2.1.4 手游与传统游戏的区别第23-25页
    2.2 手游对小学生的影响第25-29页
        2.2.1 当代小学生的特点第25页
        2.2.2 手游对小学生的正面影响第25-26页
        2.2.3 手游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第26-29页
第三章 小学生玩手游的问卷调查第29-34页
    3.1 调查方案设计第29-30页
        3.1.1 调查目的第29页
        3.1.2 调查方法第29页
        3.1.3 调查对象的选取第29页
        3.1.4 确定分析维度第29-30页
    3.2 问卷编制第30-32页
        3.2.1 编制问卷的前期准备第30页
        3.2.2 问卷维度的划分和问题的确定第30-32页
    3.3 问卷的初测与修改第32-33页
    3.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33-34页
第四章 小学生玩手游现状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第34-84页
    4.1 小学生玩手游的现状分析第34-66页
        4.1.1 调查样本呈正态分布,具有代表性第34-37页
        4.1.2 调查对象家庭教养方式存在差异第37-39页
        4.1.3 调查对象对手游的态度和获益不同第39-50页
        4.1.4 对待手游家长态度宽容,教师明确禁止第50-54页
        4.1.5 家长对孩子手游行为的认知与现状有偏差第54-59页
        4.1.6 手游行为成为学生人际交往的载体和寄托第59-65页
        4.1.7 家长交往性的手机行为对孩子玩手游的影响最大第65-66页
    4.2 小学生玩手游的原因分析第66-84页
        4.2.1 手游本身的特点对小学生的吸引第66-68页
        4.2.2 家长对手游的态度、行为影响小学生玩手游第68-78页
        4.2.3 手游行为的频次和时长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显著第78-80页
        4.2.4 同辈群体亚文化是影响小学生手游行为的主要原因第80-81页
        4.2.5 小学生的手游行为存在生物学机制原理第81-82页
        4.2.6 小学生手游行为的心理动机阐释第82-84页
第五章 研究总结及建议第84-95页
    5.1 研究结论第84-88页
        5.1.1 小学生玩手游已成普遍现象,应得到正视第84-85页
        5.1.2 手游已成为小学生寻求同伴交往的载体和寄托第85-86页
        5.1.3 家长对手游的负面影响过于乐观,认知不深第86页
        5.1.4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小学生手游行为的品质第86-87页
        5.1.5 小学生玩手游行为缺乏自控力,需要得到有效引导第87-88页
    5.2 研究建议第88-95页
        5.2.1 监管部门思想上正视,方法上监管第88-89页
        5.2.2 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发挥游戏的正面作用第89-90页
        5.2.3 加深对手游行为的认知,注重细节引导第90-91页
        5.2.4 建立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融洽亲子关系第91-92页
        5.2.5 多方联手有效引导,学校应成为主阵地第92-95页
结语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0页
附录第100-114页
    附录1 学生问卷第100-107页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第107-108页
    附录3 家长问卷第108-113页
    附录4 小学教师的访谈提纲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116页
附件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使用教科书水平的现状研究--以上海市X区为例
下一篇: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研究--以上海Q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