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 | 第20-2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3 论文创新点 | 第23-2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25-3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2.1.1 物业管理 | 第25页 |
2.1.2 绿色物业管理 | 第25-26页 |
2.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6-28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2.2.2 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2.2.3 循环经济管理理论 | 第28页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8-31页 |
2.3.1 国外绿色物业管理研究 | 第28-29页 |
2.3.2 国内绿色物业管理研究 | 第29-30页 |
2.3.3 当前研究现状评述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物业实施绿色管理措施的现状分析 | 第33-43页 |
3.1 我国物业管理现状、问题 | 第33-34页 |
3.1.1 我国物业管理现状 | 第33页 |
3.1.2 我国物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3.2 我国绿色物业管理现状、问题 | 第34-35页 |
3.2.1 我国绿色物业管理现状 | 第34页 |
3.2.2 我国绿色物业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3 我国物业实施绿色管理措施现状分析 | 第35-42页 |
3.3.1 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绿色措施现状调查分析 | 第35-40页 |
3.3.2 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绿色管理措施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SF高速公路员工集宿地项目实施绿色物业管理的路径分析 | 第43-59页 |
4.1 SF高速公路员工集宿地项目实施绿色物业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43-45页 |
4.1.1 SF高速公路员工集宿地项目背景 | 第43-44页 |
4.1.2 SF高速公路员工集宿地项目实施绿色物业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 第44-45页 |
4.2 绿色物业管理路径分析的方法 | 第45-46页 |
4.2.1 分析方法种类 | 第45页 |
4.2.2 分析方法选择 | 第45-46页 |
4.3 指标体系设计 | 第46-55页 |
4.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46页 |
4.3.2 指标体系设计 | 第46-47页 |
4.3.3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47-55页 |
4.4 路径分析 | 第55-58页 |
4.4.1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路径分析 | 第55-56页 |
4.4.2 员工绿色环保意识引导的路径分析 | 第56页 |
4.4.3 加强公共设施维护力度的路径分析 | 第56页 |
4.4.4 集宿地绿化管理的路径分析 | 第56页 |
4.4.5 集宿地噪音污染控制的路径分析 | 第56-57页 |
4.4.6 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路径分析 | 第57页 |
4.4.7 使用清洁再生能源的路径分析 | 第57页 |
4.4.8 提供即时服务措施的路径分析 | 第57-58页 |
4.4.9 未来服务扩展需求的路径分析 | 第58页 |
4.4.10 个性化、差异化管理与服务的路径分析 | 第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SF高速公路员工集宿地项目实施绿色物业管理的效益分析 | 第59-65页 |
5.1 效益 | 第59-60页 |
5.1.1 效益的概念 | 第59页 |
5.1.2 研究效益的基本目的 | 第59-60页 |
5.2 SF高速公路员工集宿地项目实施绿色物业管理效益分析 | 第60-62页 |
5.2.1 效益分析的方法 | 第60-61页 |
5.2.2 效益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61-62页 |
5.3 SF高速公路员工集宿地项目实施绿色物业管理效益的SWOT分析 | 第62-64页 |
5.3.1 优势分析 | 第62-63页 |
5.3.2 劣势分析 | 第63页 |
5.3.3 机会分析 | 第63-64页 |
5.3.4 威胁分析 | 第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5-69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建议 | 第66-67页 |
6.3 不足及未来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