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苯甲酸废水 | 第12-13页 |
1.1.1 苯甲酸废水简介 | 第12页 |
1.1.2 苯甲酸废水的处理技术 | 第12-13页 |
1.2 芬顿方法与原理 | 第13-25页 |
1.2.1 芬顿反应原理 | 第13-17页 |
1.2.2 芬顿反应分类 | 第17-22页 |
1.2.3 芬顿反应应用 | 第22-25页 |
1.3 芬顿法含铁污泥处理现状 | 第25-28页 |
1.3.1 芬顿铁泥的特点 | 第26页 |
1.3.2 芬顿铁泥的处置 | 第26-27页 |
1.3.3 芬顿铁泥资源化 | 第27-28页 |
1.4 课题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0-36页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30-31页 |
2.1.1 实验中采用的水样 | 第30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30-31页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1页 |
2.2 实验装置及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2.2.1 芬顿法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1-32页 |
2.2.2 铁泥焙烧回用方法 | 第32页 |
2.2.3 Fe~(3+)絮凝沉淀方法 | 第32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32-36页 |
2.3.1 有机物浓度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2 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2.3.3 过氧化氢浓度测定 | 第34-35页 |
2.3.4 苯甲酸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2.3.5 pH值测定 | 第35-36页 |
第3章 芬顿氧化反应条件及优化 | 第36-50页 |
3.1 正交试验 | 第36-39页 |
3.1.1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3.1.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2 芬顿反应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3.2.1 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0-43页 |
3.2.2 H_2O_2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3-46页 |
3.2.3 Fe~(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6-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芬顿铁泥再生回用研究 | 第50-73页 |
4.1 芬顿铁泥焙烧回用研究 | 第50-65页 |
4.1.1 铁催化剂在芬顿反应中的再生回用方法 | 第50-52页 |
4.1.2 含铁污泥直接回用的可行性探究 | 第52-53页 |
4.1.3 再生催化剂的焙烧条件对铁泥中有机物去除的影响 | 第53页 |
4.1.4 新鲜和再生催化剂的处理效果 | 第53-56页 |
4.1.5 焙烧条件对再生催化剂中铁元素分布的影响 | 第56-57页 |
4.1.6 铁泥中有机物含量对铁元素分布的影响 | 第57-60页 |
4.1.7 铁泥焙烧产物研究 | 第60-63页 |
4.1.8 焙烧温度对再生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4.1.9 回收次数对铁催化剂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4.2 再生铁催化剂循环应用方法 | 第65-71页 |
4.2.1 Fe~(3+)絮凝作用研究 | 第65-68页 |
4.2.2 芬顿絮凝循环法 | 第68-70页 |
4.2.3 芬顿絮凝循环法对高浓度苯甲酸污水处理效果研究 | 第70-7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