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增材制造技术介绍 | 第11-15页 |
1.2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工艺特点 | 第15页 |
1.3 数值模拟的技术优势 | 第15-16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4.1 SLM工艺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2 SLM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316L不锈钢SLM温度场有限元模拟 | 第23-48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316L不锈钢SLM温度场模型 | 第23-34页 |
2.2.1 SLM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2.2.2 SLM温度场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2.2.3 SLM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26-31页 |
2.2.4 移动热源模型的确定 | 第31-33页 |
2.2.5 模拟关键技术 | 第33-34页 |
2.3 316L不锈钢SLM温度场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2.3.1 单道多层激光熔化温度场分布 | 第34-39页 |
2.3.2 单层多道激光熔化温度场分布 | 第39-45页 |
2.3.3 多层多道激光熔化温度场分布 | 第45-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316L不锈钢SLM应力场有限元模拟 | 第48-61页 |
3.1 引言 | 第48页 |
3.2 316L不锈钢SLM热应力场模型 | 第48-53页 |
3.2.1 SLM热应力耦合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3.2.2 SLM应力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9-52页 |
3.2.3 力学性能参数的计算 | 第52-53页 |
3.3 316L不锈钢SLM热应力耦合场分析 | 第53-60页 |
3.3.1 热应力分析 | 第53-56页 |
3.3.2 残余应力分析 | 第56-57页 |
3.3.3 激光功率对SLM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4 扫描速率对SLM残余应力的影响 | 第58-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4章 316L不锈钢SLM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61-70页 |
4.1 实验设备、材料与方法 | 第61-63页 |
4.1.1 实验设备 | 第61-62页 |
4.1.2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4.1.3 SLM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4.2 316L不锈钢SLM实验验证 | 第63-67页 |
4.2.1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67页 |
4.3 316L不锈钢SLM成形分析 | 第67-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周期性点阵多孔结构SLM实验与数值模拟分析 | 第70-82页 |
5.1 引言 | 第70页 |
5.2 不同扫描策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 第70-73页 |
5.2.1 点阵结构模型的建立 | 第70-71页 |
5.2.2 残余应力模拟结果分析 | 第71-73页 |
5.3 实验制备及分析 | 第73-75页 |
5.3.1 实验制备 | 第73-74页 |
5.3.2 外观形貌分析 | 第74-75页 |
5.4 压缩实验结果分析 | 第75-78页 |
5.4.1 八面体多孔结构结果分析 | 第75-76页 |
5.4.2 十六面体多孔结构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5.4.3 螺旋二十四面体结构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5.5 有限元压缩数值模型 | 第78-81页 |
5.5.1 有限元模型 | 第78-79页 |
5.5.2 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