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行政建筑、办公建筑论文

既有建筑改造为创客空间的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互联网+”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推动第10-11页
        1.1.2 可持续发展下的城市改造第11-12页
        1.1.3 创客空间与既有建筑改造的相关性第12页
    1.2 研究对象以及相关概念第12-14页
        1.2.1 创客空间相关概念第12-13页
        1.2.2 既有建筑改造相关概念第13-14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页
    1.4 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2章 创客空间的认知与分析第20-49页
    2.1 创客空间的形成与发展第20-24页
        2.1.1 创客空间的形成第20-21页
        2.1.2 创客空间的发展第21-24页
            2.1.2.1 事件第21-22页
            2.1.2.2 发展历程第22-24页
    2.2 创客空间的类型和特征第24-29页
        2.2.1 创客空间的类型第24-26页
        2.2.2 创客空间的特征第26-29页
    2.3 创客空间使用群体和空间构成第29-35页
        2.3.1 创客空间使用群体分析第29-31页
        2.3.2 不同使用群体的空间需求第31-34页
        2.3.3 基于使用群体需求的空间构成第34-35页
    2.4 创客空间的空间组织模式第35-39页
        2.4.1 以办公空间为主导第35-36页
        2.4.2 以分享、交流空间为主导第36-37页
        2.4.3 以操作空间为主导第37-39页
    2.5 创客空间的实例调研分析第39-48页
        2.5.1 案例调研第39-47页
        2.5.2 存在的问题第47-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既有建筑改造为创客空间适宜性分析第49-72页
    3.1 既有建筑改造的成因第49-50页
        3.1.1 社会发展因素第49页
        3.1.2 地理区位因素第49页
        3.1.3 精神文化因素第49-50页
        3.1.4 经济因素第50页
    3.2 既有建筑改造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第50-54页
        3.2.1 国外既有建筑改造的发展第50-51页
        3.2.2 国内既有建筑改造的发展第51-53页
        3.2.3 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存在问题第53-54页
    3.3 既有建筑改造为创客空间的好处第54-56页
        3.3.1 为创客空间提供更多的选择第54-56页
        3.3.2 丰富既有建筑改造的多样性第56页
    3.4 既有建筑特点及改造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分析第56-69页
        3.4.1 既有工业建筑可行性分析第56-62页
            3.4.1.1 既有工业建筑特点第57-60页
            3.4.1.2 改造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第60页
            3.4.1.3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案例第60-62页
        3.4.2 既有办公建筑可行性分析第62-65页
            3.4.2.1 既有办公建筑特点第62-63页
            3.4.2.2 改造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第63页
            3.4.2.3 既有办公建筑改造案例第63-65页
        3.4.3 既有住宅建筑可行性分析第65-69页
            3.4.3.1 既有住宅建筑特点第65-67页
            3.4.3.2 改造为创客空间的可行性第67页
            3.4.3.3 既有住宅建筑改造案例第67-69页
    3.5 适于改造为创客空间的既有建筑特点第69-71页
        3.5.1 有着良好的可达性第69页
        3.5.2 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第69页
        3.5.3 内部空间适应性强第69-70页
        3.5.4 开放的外部空间环境第70-71页
    3.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4章 既有建筑改造为创客空间的设计策略第72-105页
    4.1 外部空间改造策略第72-82页
        4.1.1 道路交通梳理第72-74页
        4.1.2 开放性空间塑造第74-76页
        4.1.3 建筑形态的改造第76-79页
        4.1.4 入口空间的改造第79-81页
        4.1.5 景观小品的设置第81-82页
    4.2 内部空间改造策略第82-94页
        4.2.1 内部空间功能置换第82-85页
        4.2.2 内部空间的重构第85-87页
            4.2.2.1 整体重构第85-86页
            4.2.2.2 局部重构第86-87页
        4.2.3 原有建筑结构的改造第87-90页
            4.2.3.1 利用原有结构第88页
            4.2.3.2 重置原有结构第88-90页
        4.2.4 内部空间流线组织第90-91页
        4.2.5 室内空间环境的营造第91-94页
            4.2.5.1 光环境营造第91-92页
            4.2.5.2 陈设设计第92-93页
            4.2.5.3 材料选择与色彩搭配第93-94页
    4.3 虚拟设计项目第94-104页
        4.3.1 基址选择第94页
        4.3.2 既有建筑及周围建筑状况第94-95页
        4.3.3 改造的具体操作第95-100页
            4.3.3.1 功能与流线组织第95-97页
            4.3.3.2 增强空间的开放性第97-98页
            4.3.3.3 内部空间与结构重置第98-100页
        4.3.4 相关图纸第100-104页
    4.4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7页
    5.1 总结第105页
    5.2 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深两地小学的架空空间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互动性”视角的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