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3-24页 |
2.1 融资租赁概述 | 第13-16页 |
2.1.1 融资租赁的概念与分类 | 第13-14页 |
2.1.2 融资租赁的功能特点与风险 | 第14-16页 |
2.2 融资租赁的主要优劣势 | 第16-18页 |
2.2.1 融资租赁的主要优势 | 第16-18页 |
2.2.2 融资租赁的主要劣势 | 第18页 |
2.3 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情况、政策、分布及趋势情况 | 第18-23页 |
2.3.1 融资租赁的发展情况 | 第19-20页 |
2.3.2 融资租赁政策环境 | 第20页 |
2.3.3 融资租赁分布 | 第20-21页 |
2.3.4 融资租赁趋势展望 | 第21-23页 |
2.4 承租人如何有效找到融资租赁公司 | 第23-24页 |
2.4.1 通过设备销售厂商获取 | 第23页 |
2.4.2 通过承租人自身寻找 | 第23-24页 |
3 Q公司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融资租赁可行性分析 | 第24-34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4页 |
3.2 融资租赁发展历程 | 第24-30页 |
3.2.1 融资租赁演变 | 第24-29页 |
3.2.2 应收账款情况 | 第29-30页 |
3.3 Q公司适合开展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融资租赁业务 | 第30-34页 |
3.3.1 产品适合融资租赁的销售模式 | 第30-32页 |
3.3.2 公司重视通过融资租赁的销售模式 | 第32页 |
3.3.3 二手设备处理能力强 | 第32-33页 |
3.3.4 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相比 | 第33-34页 |
4 Q公司开展基于信息化管理融资租赁业务的具体设计 | 第34-40页 |
4.1 Q公司融资租赁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34页 |
4.1.1 融资租赁体系设计的目标 | 第34页 |
4.1.2 融资租赁设计的导向原则 | 第34页 |
4.2 Q公司融资租赁方案设计 | 第34-40页 |
4.2.1 组织架构设计 | 第34页 |
4.2.2 业务流程设计 | 第34-36页 |
4.2.3 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对策 | 第36-37页 |
4.2.4 融资租赁合同设计 | 第37-38页 |
4.2.5 融资租赁的其他项目设计 | 第38-40页 |
5 Q公司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融资租赁的实施 | 第40-44页 |
5.1 融资租赁公司的选择和队伍的组成 | 第40页 |
5.2 融资租赁业务流程规范 | 第40-42页 |
5.3 融资租赁业务流程培训 | 第42页 |
5.4 融资租赁激励政策推行 | 第42-43页 |
5.5 融资租赁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A 融资租赁协议 | 第47-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