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1.2.1 房地产贷款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研究 | 第8-10页 |
1.2.2 房地产信贷风险定量研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房地产开发信贷业务及其风险概述 | 第15-18页 |
2.1 房地产开发信贷业务的种类及特点 | 第15-16页 |
2.1.1 房地产开发信贷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房地产开发信贷的种类 | 第15页 |
2.1.3 房地产开发信贷的特点 | 第15-16页 |
2.2 房地产开发信贷风险及其种类 | 第16-18页 |
2.2.1 系统性风险 | 第16-17页 |
2.2.2 非系统性风险 | 第17-18页 |
3 L银行房地产开发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以金×大厦等项目为例 | 第18-33页 |
3.1 L银行房地产开发信贷业务概况 | 第18-27页 |
3.1.1 L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流程 | 第18-19页 |
3.1.2 L银行金×大厦房地产开发贷款案例分析 | 第19-24页 |
3.1.3 L银行房地产开发信贷总体情况 | 第24-26页 |
3.1.4 L银行房地产开发信贷风险识别方法和风险计量方法 | 第26-27页 |
3.2 L银行房地产开发信贷业务的主要风险分析 | 第27-28页 |
3.2.1 政策风险 | 第27页 |
3.2.2 市场风险 | 第27页 |
3.2.3 法律风险 | 第27-28页 |
3.2.4 房地产企业的信用风险 | 第28页 |
3.2.5 项目开发风险 | 第28页 |
3.3 L银行房地产开发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3.3.1 缺乏对房地产开发信贷整体风险的有效度量 | 第28-29页 |
3.3.2 未对整体风险进行有效分散及精细化管理 | 第29页 |
3.3.3 缺乏房地产开发信贷安全退出的有效途径 | 第29-30页 |
3.3.4 贷款风险管理滞后 | 第30-31页 |
3.3.5 房地产开发信贷与按揭贷款捆绑诱发假按揭 | 第31-33页 |
4 L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管理工作对策 | 第33-47页 |
4.1 构建房地产开发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第33-40页 |
4.1.1 完善风险识别体系 | 第34页 |
4.1.2 健全定量风险度量体系 | 第34-35页 |
4.1.3 强化风险控制体系 | 第35-40页 |
4.2 强化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传统风险管理措施 | 第40-42页 |
4.2.1 风险预防 | 第40页 |
4.2.2 风险转移 | 第40-41页 |
4.2.3 风险分散 | 第41页 |
4.2.4 风险规避 | 第41-42页 |
4.3 引入新型房地产开发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 第42-47页 |
4.3.1 采用VAR量化房地产开发信贷风险限额 | 第42-43页 |
4.3.2 通过压力测试强化信贷资产精细化管理 | 第43页 |
4.3.3 通过金融创新完善风险转移渠道 | 第43-44页 |
4.3.4 构建全方位的信贷风险监测与前置预警系统 | 第44-45页 |
4.3.5 加强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