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与司法适用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3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论文结构第14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4-16页
第一章 虚假诉讼概述第16-25页
    第一节 虚假诉讼概念辨析第16-21页
        一、虚假诉讼与诉讼诈骗、诉讼欺诈第16-19页
        二、虚假诉讼的外延第19-21页
    第二节 虚假诉讼的类型化分析第21-25页
        一、双方串通型虚假诉讼与单方起诉型虚假诉讼第21-23页
        二、侵财型虚假诉讼与非侵财型虚假诉讼第23-25页
第二章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第25-38页
    第一节 虚假诉讼罪的客体第25-27页
    第二节 虚假诉讼罪的客观方面第27-35页
        一、发生领域仅限于民事诉讼领域第27-29页
        二、“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释义第29-33页
        三、特殊类型的虚假诉讼行为第33-35页
    第三节 虚假诉讼罪的主观方面第35-38页
        一、理论分歧第35-36页
        二、对虚假诉讼罪主观目的的思考第36-38页
第三章 虚假诉讼罪的入罪标准与量刑标准第38-44页
    第一节 虚假诉讼罪的入罪标准第38-41页
        一、虚假诉讼罪属于情节犯第38-39页
        二、虚假诉讼罪的入罪情节第39-41页
    第二节 虚假诉讼罪的量刑标准第41-44页
        一、对“情节严重”的理解第41-42页
        二、虚假诉讼罪的法定刑设置第42-44页
第四章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形态第44-55页
    第一节 虚假诉讼罪的停止形态第44-46页
        一、着手标准第44-45页
        二、既遂标准第45-46页
    第二节 虚假诉讼罪的罪数形态第46-55页
        一、虚假诉讼罪与诈骗罪第46-50页
        二、虚假诉讼罪与其他罪名第50-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串通投标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滥用商标行为刑法规制强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