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7-9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7-8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构 | 第9-11页 |
2 相关理论及处置原则 | 第11-14页 |
2.1 金融脆弱性理论 | 第11页 |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1-12页 |
2.3 “冰棍效应”理论 | 第12页 |
2.4 资源配置理论 | 第12页 |
2.5 “苹果”原理 | 第12-13页 |
2.6 问题资产处置原则 | 第13-14页 |
3 民生银行特资部D团队问题资产处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4-31页 |
3.1 D团队概况 | 第14-15页 |
3.2 D团队接收问题资产情况 | 第15-16页 |
3.3 D团队问题资产基本处置方式 | 第16-22页 |
3.3.1 内部重整处置基本情况 | 第16-18页 |
3.3.2 破产重整处置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3.3.3 债转股处置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3.3.4 诉讼清偿处置基本情况 | 第20-22页 |
3.4 D团队资产处置方式现存问题分析 | 第22-31页 |
3.4.1 内部重整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2-24页 |
3.4.2 破产重整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3.4.3 债转股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4.4 诉讼追偿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4 民生银行特资部D团队问题资产处置方式改进策略 | 第31-43页 |
4.1 内部重整方式改进策略 | 第31-34页 |
4.1.1 确定重整贷款标准 | 第31-33页 |
4.1.2 评估重整效果改进评审流程 | 第33-34页 |
4.2 破产重整方式改进策略 | 第34-36页 |
4.2.1 增强问题客户破产重整的防范意识 | 第34-35页 |
4.2.2 注重实质性内部重整提高清偿率 | 第35-36页 |
4.2.3 提前压缩或者资产转让降低破产重整客户损失率 | 第36页 |
4.2.4 通过其他主体对债权进行追偿 | 第36页 |
4.3 债转股方式改进策略 | 第36-40页 |
4.3.1 寻找优质目标企业进行债转股 | 第36-38页 |
4.3.2 完善退出机制做好兜底方案 | 第38页 |
4.3.3 建议债转股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确保股东权益 | 第38-39页 |
4.3.4 签订限制性契约条款避免信息不对称 | 第39-40页 |
4.4 诉讼追偿方式改进策略 | 第40-43页 |
4.4.1 建议分层处理诉讼事项提高诉讼效率 | 第40-41页 |
4.4.2 优化行内诉讼流程 | 第41-42页 |
4.4.3 引入风险代理追偿制度 | 第42-43页 |
5 民生银行特资部D团队处置方式改进的实施保障 | 第43-47页 |
5.1 做好问题处置中的人财物资源配置工作 | 第43页 |
5.2 做好尽职调查 | 第43-45页 |
5.3 建立一户一策方案 | 第45-46页 |
5.4 做好问题资产处置中风险管理工作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