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财政科技支出实证绩效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7-9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7-8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8-9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9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2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和方法选择 | 第12-19页 |
2.1 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1.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2页 |
2.1.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2-13页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3页 |
2.2 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评价的理论框架 | 第13-15页 |
2.2.1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的层次 | 第13-14页 |
2.2.2 财政支出三个效率的相互关系 | 第14-15页 |
2.3 绩效评价的方法选择和模型的构建 | 第15-19页 |
2.3.1 目标管理法 | 第15-16页 |
2.3.2 平衡计分卡 | 第16-17页 |
2.3.3 DEA方法选择 | 第17-19页 |
3 辽宁省科技支出现状及效率评价 | 第19-28页 |
3.1 辽宁省省级科技支出现状描述 | 第19-24页 |
3.1.1 辽宁省科技支出规模分析 | 第19-20页 |
3.1.2 科技支出的比较分析 | 第20-21页 |
3.1.3 辽宁省科技支出投入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3.1.4 科技支出引导作用分析 | 第22-23页 |
3.1.5 辽宁省科技支出成果分析 | 第23-24页 |
3.2 辽宁省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24-26页 |
3.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4-25页 |
3.2.2 指标选取及数据准备 | 第25-26页 |
3.3 辽宁省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结果 | 第26-28页 |
3.3.1 辽宁省级财政科技支出绩效实证分析 | 第26-27页 |
3.3.2 投入和产出指标分析 | 第27-28页 |
4 辽宁省科技支出的不足及完善的对策建议 | 第28-36页 |
4.1 辽宁省财政科技效率现状 | 第28-29页 |
4.1.1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规模效率不足 | 第28页 |
4.1.2 辽宁省科技支出结构效率不足 | 第28-29页 |
4.1.3 辽宁省科技支出的资金投入效率不足 | 第29页 |
4.2 影响辽宁省科技支出效率的原因 | 第29-32页 |
4.2.1 辽宁省整体财力不足 | 第29页 |
4.2.2 科技政策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 第29-30页 |
4.2.3 亟待建立政产学研结合机制 | 第30-31页 |
4.2.4 科技支出主体责任不够清晰 | 第31页 |
4.2.5 缺乏完善的科技支出绩效考核机制 | 第31-32页 |
4.3 优化辽宁省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的建议 | 第32-36页 |
4.3.1 建立健全科技支出增长机制 | 第32-33页 |
4.3.2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科技支出监管体系 | 第33-34页 |
4.3.3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第34页 |
4.3.4 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评价的建议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