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NA模型的初中生概率学习认知诊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概率知识学习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2.1.1 概率学习的错误概念研究 | 第12-15页 |
2.1.2 概率教学的文献研究 | 第15页 |
2.2 认知诊断基本概念综述 | 第15-17页 |
2.3 DINA模型与学科领域认知诊断研究 | 第17-19页 |
2.3.1 DINA模型简介 | 第17页 |
2.3.2 学科领域的认知诊断研究 | 第17-19页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19-3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1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3.4 研究思路框架 | 第20页 |
3.5 研究工具的编制 | 第20-28页 |
3.5.1 属性及属性层级关系的确定 | 第21-25页 |
3.5.2 认知诊断预测卷的编制 | 第25-26页 |
3.5.3 认知诊断的预测与调整 | 第26-28页 |
3.6 正式测试 | 第28-30页 |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0-50页 |
4.1 认知属性作答情况的定性分析 | 第30-38页 |
4.1.1 随机事件典型作答分析 | 第30-31页 |
4.1.2 样本空间典型作答分析 | 第31-32页 |
4.1.3 古典概率典型作答分析 | 第32-36页 |
4.1.4 “用频率估计概率”典型作答分析 | 第36-38页 |
4.2 初中生概率学习的定量分析 | 第38-46页 |
4.2.1 初中生概率学习的描述统计 | 第39-41页 |
4.2.2 学生认知属性掌握概率分析 | 第41-43页 |
4.2.3 学生属性掌握模式分析 | 第43-45页 |
4.2.4 认知诊断模型参数估计与拟合 | 第45-46页 |
4.3 概率知识的性别差异性检验 | 第46-50页 |
4.3.1 项目总分性别差异性检验 | 第46-47页 |
4.3.2 认知属性掌握概率性别差异分析 | 第47页 |
4.3.3 认知属性掌握模式性别差异分析 | 第47-50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0-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5.1.1 认知属性与属性层级关系基本合理 | 第50页 |
5.1.2 学生的错误表现形式相对集中 | 第50页 |
5.1.3 不同学校学生属性掌握情况存在差异 | 第50-51页 |
5.1.4 概率知识掌握上存在性别差异 | 第51页 |
5.2 教学建议 | 第51-52页 |
5.2.1 厘清基本概念,把握概念本质 | 第51页 |
5.2.2 重视问题引导,呈现推理过程 | 第51-52页 |
5.2.3 注重动手实践,强化随机模拟 | 第52页 |
5.2.4 关注性别差异,完善认知结构 | 第52页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5.3.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一 | 第57-59页 |
附录二 | 第59-60页 |
附录三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