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缘由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2.1 研究过程 | 第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理论综述 | 第16-24页 |
2.1 板书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1.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页 |
2.1.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2.2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2.1 板书 | 第18-19页 |
2.2.2 学科物理 | 第19-20页 |
2.2.3 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 | 第20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3.1 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20-22页 |
2.3.2 教师自我效能感 | 第22-24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4-32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3.2 研究过程 | 第24-29页 |
3.2.1 访谈提纲制定 | 第25页 |
3.2.2 访谈要点整理 | 第25-29页 |
3.2.3 访谈结论呈现 | 第29页 |
3.3 教师自我效能感量表改编 | 第29-32页 |
4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板书技能成长规划制定 | 第32-38页 |
4.1 板书技能目标创设 | 第32-34页 |
4.1.1 目标设定目的与方法 | 第32-33页 |
4.1.2 目标设定内容 | 第33-34页 |
4.2 自我效能感量表前测 | 第34-35页 |
4.2.1 自我效能感量表前测目的 | 第34页 |
4.2.2 自我效能感量表前测方法 | 第34页 |
4.2.3 自我效能感量表前测结论 | 第34-35页 |
4.3 板书技能成长总规划 | 第35-38页 |
5 基于自我效能感板书技能成长规划实施 | 第38-55页 |
5.1 学科教学物理研究生板书实录与分析 | 第38-45页 |
5.1.1 实习初期的板书实录 | 第38-42页 |
5.1.2 实习中期板书实录 | 第42-44页 |
5.1.3 实习后期板书实录 | 第44-45页 |
5.2 初、中、后期的板书成长性分析 | 第45-55页 |
5.2.1 时间与时机:把握节奏,调动氛围 | 第46-49页 |
5.2.2 结构与内容:建构知识,强调重点 | 第49-52页 |
5.2.3 分类与整合:契合内容,整合框架 | 第52-55页 |
6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板书技能规划成果检测 | 第55-63页 |
6.1 板书技能规划效能检测指标 | 第55-58页 |
6.1.1 检测指标设定目的与方法 | 第55页 |
6.1.2 检测指标设定内容 | 第55-58页 |
6.2 板书技能成长成果检测 | 第58页 |
6.2.1 板书理论基础成长检测 | 第58页 |
6.2.2 板书实践技能成长检测 | 第58页 |
6.3 实习后自我效能感量表后测分析 | 第58-60页 |
6.3.1 自我效能感量表前后测结果 | 第58-59页 |
6.3.2 自我效能感量表前、后测对比分析 | 第59-60页 |
6.4 自我效能感与制定板书技能规划表的关联分析 | 第60-63页 |
6.4.1 自我效能感对板书理论基础提升的效应分析 | 第61页 |
6.4.2 自我效能感对板书实践技能提升的效应分析 | 第61页 |
6.4.3 自我效能感对教师未来专业化发展心理的效应分析 | 第61-6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结论 | 第63页 |
7.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1: 教板书技能评测表 | 第68-69页 |
附录2: 教师自我效能感前期测量表 | 第69-71页 |
附录3: 教师自我效能感后期测量表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