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禽论文--鸭论文

不同饲养模式对鸭生产性能及环境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

摘要第10-13页
ABSTRACT第13-16页
符号说明第17-18页
绪论第18-20页
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20-64页
    第一章 中国养鸭产业发展现状第20-26页
        1 中国鸭产业生产与消费概况第20-21页
        2 传统养鸭模式存在问题第21-22页
        3 新养鸭模式发展概况第22页
            3.1 发酵床养鸭模式第22页
            3.2 蛋鸭笼养模式第22页
        4 不同饲养方式对养禽业的影响第22-23页
        5 不同饲养密度对养禽业的影响第23-26页
    第二章 抗生素与细菌耐药性流行第26-32页
        1 抗生素与耐药性第26-28页
            1.1 抗生素起源、作用原理与应用第26-27页
            1.2 耐药基因的起源与进化第27-28页
        2 耐药细菌流行与抗生素研究困境第28-32页
            2.1 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第28-29页
            2.2 禽大肠杆菌危害与耐药现状第29-30页
            2.3 抗生素研究现状第30-32页
    第三章 细菌耐药性进化研究进展第32-42页
        1 细菌耐药性形成诱导因素第32-37页
            1.1 抗生素的直接诱导第32-34页
            1.2 抗生素与重金属的共选择第34-36页
            1.3 重金属在饲料中应用第36-37页
        2 细菌耐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研究进展第37-40页
            2.1 染色体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第38-39页
            2.2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机制第39-40页
        3 细菌耐药性形成环境因素第40-42页
    第四章 畜牧业细菌耐药性的传播第42-46页
        1 畜牧业细菌耐药性传播方式第42页
        2 畜牧业副产物与细菌耐药性传播第42-43页
        3 畜牧业副产物处理现状与困境第43-46页
    第五章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6-48页
        1 本研究的必要性第46页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64页
第二篇 试验部分第64-146页
    第一章 发酵床饲养对肉鸭、蛋鸭生产性能影响与环境经济学分析第64-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70页
            1.1 肉鸭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第65-66页
            1.2 蛋鸭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第66页
            1.3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66页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66-70页
            1.5 数据处理第7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0-78页
            2.1 不同季节发酵床养殖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第70-72页
            2.2 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第72-74页
            2.3 不同饲养模式对蛋鸭产蛋性能的影响第74页
            2.4 不同饲养模式对蛋鸭蛋品质性状的影响第74-75页
            2.5 不同饲养模式对肉质性状的影响第75-77页
            2.6 发酵床养鸭经济与生态效益第77-78页
        3 讨论第78-81页
            3.1 不同季节条件下发酵床养殖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第78-79页
            3.2 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第79页
            3.3 发酵床对苏邮1号蛋鸭产蛋率日龄与生产性能的影响第79-80页
            3.4 发酵床对苏邮1号蛋鸭鲜蛋与咸蛋品质的影响第80页
            3.5 不同饲养模式对苏邮1号蛋鸭肉质性状的影响第80-81页
            3.6 发酵床养鸭经济与生态效益分析第81页
        4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第二章 抗菌药、重金属累积对肉鸭发酵床内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第86-10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7-91页
            1.1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第87-88页
            1.2 材料第88页
            1.3 发酵床抗菌药与金属含量测定第88-89页
            1.4 发酵床源细菌抗菌药敏感性检测第89页
            1.5 微量元素敏感性检测第89-90页
            1.6 系统进化分析和Eric-PCR分型第90-91页
            1.7 统计方法第91页
        2 结果第91-98页
            2.1 抗菌药的使用与发酵床内抗菌物质累积特性第91-92页
            2.2 发酵床耐药细菌数量的变化第92-94页
            2.3 不同饲养阶段发酵床源大肠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变化第94-95页
            2.4 发酵床使用过程中大肠杆菌金属敏感性的变化第95-96页
            2.5 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型第96-97页
            2.6 大肠杆菌Eric-PCR分型第97-98页
        3 讨论第98-100页
            3.1 发酵床内饲用抗菌药与重金属累积特性第98页
            3.2 发酵床内耐药细菌数量第98-99页
            3.3 发酵床源大肠杆菌抗菌物质耐受水平第99页
            3.4 发酵床源大肠杆菌分子分型与耐药表型第99-100页
        4 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第三章 不同饲养模式鸭场环境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与分子分型比较第108-12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09-111页
            1.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第109-110页
            1.2 材料第110页
            1.3 细菌计数与大肠杆菌分离、鉴定第110-111页
            1.4 抗菌药敏感性检测第111页
            1.5 系统进化分析和Eric-PCR分型第111页
            1.6 统计方法第111页
        2 结果第111-115页
            2.1 各饲养模式鸭场环境细菌数的变化第111-112页
            2.2 各饲养模式鸭场源大肠杆菌抗菌药敏感性第112-113页
            2.3 各饲养模式鸭场源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型第113-114页
            2.4 各饲养模式鸭场源大肠杆菌Eric-PCR分型第114-115页
        3 讨论第115-116页
        4 结论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2页
    第四章 不同饲养模式鸭场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PMQR基因检测及分析第122-13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23-125页
            1.1 实验设计与样品采集第123页
            1.2 材料第123页
            1.3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抗菌药敏感性检测第123页
            1.4 PMQR检测第123-124页
            1.5 统计方法第124-1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5-130页
            2.1 各饲养模式鸭场氟喹诺酮耐受大肠杆菌抗菌药敏感性第125-126页
            2.2 不同饲养模式鸭场大肠杆菌PMQR检测结果第126-127页
            2.3 不同饲养模式鸭场大肠杆菌携带多个PMQR检测结果第127-128页
            2.4 不同系统发育分型大肠杆菌PMQR检测结果第128-129页
            2.5 大肠杆菌PMQR与恩诺沙星MIC值第129-130页
        3 讨论第130-131页
        4 结论第131-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6页
    第五章 总体讨论与全文结论第136-146页
        1 养鸭模式发展第136页
            1.1 传统养鸭模式第136页
            1.2 新养鸭模式第136页
        2 新养鸭模式研究与运用现状第136-141页
            2.1 发酵床旱养对肉鸭生产性能影响研究第136-137页
            2.2 发酵床旱养对蛋鸭产蛋性能与蛋肉品质影响第137页
            2.3 不同养鸭模式环境细菌耐药性研究第137-139页
            2.4 不同养鸭模式经济与生态效益比较分析第139-141页
        3 全文结论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6页
本研究创新点第146-148页
致谢第148-1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甲基苯磺酸高效降解菌的筛选、代谢机制及其在废水生物强化处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遗传变异规律与Ⅰ型干扰素逃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