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9-23页
    (一)选题意义第10-11页
        1.理论意义第10页
        2.实践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1-12页
        1.研究内容第11页
        2.研究方法第11-12页
            (1)文献研究法第11-12页
            (2)调查研究法第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21页
        1.国内研究综述第12-20页
            (1)有关乡土和乡土资源的研究第12-15页
            (2)关于乡土资源运用于学科教学的研究第15-18页
            (3)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的运用第18-19页
            (4)乡土资源在台湾偏乡小学教学中的开发运用第19-20页
        2.国外研究综述第20-21页
    (四)研究的理论阐释与合理性检视第21-23页
        1.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及其与乡土资源的天然契合性第21-22页
        2.生态教育理论及其与乡村小学的本土亲缘性第22-23页
二、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教学运用中的现实透视第23-33页
    (一)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现实表征第24-28页
        1.乡村教师对乡土资源的认知程度考察第24-25页
        2.教师在教学中对乡土资源运用的现状透视第25-26页
        3.乡村小学校园环境及课外活动中对乡土资源的渗透第26-27页
        4.教师对学生学习乡土资源的兴趣度考察第27-28页
    (二)乡土资源在乡村小学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透视第28-30页
        1.教师对乡土资源存在陌生感与疏离心态第28-29页
        2.教师运用乡土资源的意识匮乏第29页
        3.教师缺乏开发乡土资源的理论自觉第29-30页
    (三)基于现状分析的乡土资源开发理念探寻第30-33页
        1.因地制宜:实施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教育第30-31页
        2.就地取材:构造适宜乡村学生的本真教育第31-32页
        3.遵循规律: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适宜教育第32-33页
三、依托乡土资源振兴乡村小学第33-54页
    (一)依托乡土资源实现乡村人文气息的复苏第33-42页
        1.借助乡村传统文化的回归让乡村和村小有根有魂第33-36页
        2.借助乡土资源推动富于人文关怀的乡村教育发展第36-38页
        3.借助乡土资源构建美丽乡村校园的理想典范第38-42页
    (二)依托乡土资源实施生活化教育激发乡村小学的生命力第42-48页
        1.让富有乡土情怀的专家型教师激活乡村教育的生活力第42-45页
        2.借助乡土资源和学生经验打造学生享受其中的生活化教育第45-48页
    (三)依托乡土资源发挥特色小班化教学的天然优势第48-54页
        1.基于学生个体鲜活经验实现乡村小学的个性化教学第49-52页
        2.依托乡土资源实现乡村小班化教育观念与形态变革第52-54页
四、依托乡土资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第54-62页
    (一)乡土资源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内在关联第54-57页
        1.以在地认知为依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第55-56页
        2.以乡土经验为基点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第56-57页
    (二)基于乡村的属性,运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第57-60页
        1.活化学校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能第57-59页
        2.注重体验式教学的运用,丰富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第59-60页
    (三)运用乡土资源实现乡村特色学校建设和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协同发展第60-62页
五、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73页
致谢第73-75页
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市宝塔区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延安大学附属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