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半翅目害虫论文

石蒜绵粉蚧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22页
    1.1 石蒜绵粉蚧的分类地位第9页
    1.2 石蒜绵粉蚧的鉴定特征与分子鉴定第9-11页
    1.3 石蒜绵粉蚧与近缘种扶桑绵粉蚧的区别第11-12页
    1.4 寄主与分布第12-13页
        1.4.1 寄主第12-13页
        1.4.2 分布第13页
    1.5 危害与扩散第13-14页
        1.5.1 危害第13-14页
        1.5.2 扩散第14页
    1.6 石蒜绵粉蚧的生物学生态学研究第14-16页
    1.7 石蒜绵粉蚧的风险评估第16页
    1.8 石蒜绵粉蚧的防治方法第16-20页
        1.8.1 植物检疫第17页
        1.8.2 农业防治第17页
        1.8.3 化学防治第17-18页
        1.8.4 物理防治第18-19页
        1.8.5 生物防治第19-20页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2 石蒜绵粉蚧形态学特性研究第22-2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2页
        2.1.1 主要试验器材第22页
        2.1.2 供试虫源第22页
        2.1.3 试验方法第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23页
        2.2.1 卵第22-23页
        2.2.2 若虫第23页
        2.2.3 成虫第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6页
3 石蒜绵粉蚧生物学特性研究第26-3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6-27页
        3.1.1 主要试验器材第26页
        3.1.2 供试虫源第26页
        3.1.3 试验方法第26-2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7-28页
        3.2.1 生活史第27页
        3.2.2 取食行为第27页
        3.2.3 产卵习性第27页
        3.2.4 群聚行为第27-28页
        3.2.5 防御行为第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30页
4 石蒜绵粉蚧的生殖方式研究第30-3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0-31页
        4.1.1 主要试验器材第30-31页
        4.1.2 供试虫源第31页
        4.1.3 试验方法第3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1页
    4.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5 温度对石蒜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第33-42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5.1.1 主要试验器材第33页
        5.1.2 供试虫源第33-34页
        5.1.3 不同温度下发育历期的测定第34页
        5.1.4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测定第34页
        5.1.5 数据处理第34-35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5.2.1 不同温度下石蒜绵粉蚧各龄期发育历期第35页
        5.2.2 不同温度下石蒜绵粉蚧的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第35-37页
        5.2.3 石蒜绵粉蚧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第37页
        5.2.4 温度对石蒜绵粉蚧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第37页
        5.2.5 石蒜绵粉蚧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第37-38页
        5.2.6 不同温度下石蒜绵粉蚧实验种群生命表第38页
    5.3 本章小结第38-42页
6 全文总结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51页
个人简介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寄主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及共生菌的影响
下一篇:普通小麦背景下野生二粒小麦7BS染色体臂上抽穗期基因的QTL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