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半翅目害虫论文

转寄主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及共生菌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11-20页
    1.1 扶桑绵粉蚧概述第11-16页
        1.1.1 扶桑绵粉蚧的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1.1.2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范围第12-13页
        1.1.3 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及危害第13-14页
        1.1.4 扶桑绵粉蚧的防治现状第14-16页
    1.2 昆虫共生菌概述第16-19页
        1.2.1 昆虫共生菌的分类第16-17页
        1.2.2 昆虫共生菌在宿主昆虫中的分布及传播方式第17-18页
        1.2.3 昆虫共生菌的生物学功能第18页
        1.2.4 昆虫共生菌的研究概况第18-19页
    1.3 不同寄主植物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9-20页
2 不同寄主的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情况第20-26页
    2.1 试验材料第20-22页
        2.1.1 供试植物第20-21页
        2.1.2 供试昆虫第21页
        2.1.3 试验材料第21-22页
    2.2 试验方法及数据统计第22-23页
        2.2.1 扶桑绵粉蚧初孵若虫的准备第22页
        2.2.2 不同寄主上扶桑绵粉蚧的发育历期第22页
        2.2.3 数据统计及处理第22-2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3-25页
        2.3.1 原寄主马铃薯上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第23页
        2.3.2 转至棉花上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第23-24页
        2.3.3 转至番茄上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第24页
        2.3.4 转至辣椒上扶桑绵粉蚧的生长发育第24-25页
        2.3.5 扶桑绵粉蚧在不同寄主上生长发育的差异比较第25页
    2.4 小结第25-26页
3 不同寄主的扶桑绵粉蚧体内微生物群落差异分析第26-3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3.1.1 供试植物第27页
        3.1.2 主要材料及仪器第27页
        3.1.3 供试昆虫的处理第27页
        3.1.4 取样方法第27页
        3.1.5 DNA提取、扩增及纯化第27-29页
    3.2 高通量测序第29页
        3.2.1 测序数据处理第29页
        3.2.2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第29页
        3.2.3 样品复杂度分析第2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3.3.1 菌落特征第31-33页
        3.3.2 不同寄主扶桑棉粉蚧体内共生菌差异第33-35页
    3.4 讨论第35-37页
4 全文总结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50页
附录第50-51页
个人简介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安区沼液资源化利用现状和效果比较
下一篇:石蒜绵粉蚧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