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田园综合体的提出 | 第9页 |
1.1.2 城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 第9页 |
1.1.3 浙江省“坡地村镇”探索实践 | 第9-10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2.1 乡村旅游 | 第10页 |
1.2.2 休闲农业 | 第10-11页 |
1.2.3 田园综合体 | 第11页 |
1.2.4 坡地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研究现状与案例分析 | 第15-23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1.1 乡村景观研究历程 | 第15-16页 |
2.1.2 相关理论 | 第16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2.2.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2.2 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3 案例分析 | 第18-23页 |
2.3.1 国外优秀案例分析——韩国江原道平昌郡蓬坪面孝石文化 | 第18-19页 |
2.3.2 国外优秀案例分析——澳大利亚猎人谷美酒区 | 第19-20页 |
2.3.3 国内优秀案例分析——南宁美丽南方 | 第20-21页 |
2.3.4 国内优秀案例分析——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 第21-23页 |
3 不同地形地貌下的田园综合体营建研究 | 第23-29页 |
3.1 地形地貌类型简介 | 第23-24页 |
3.2 山地营建田园综合体 | 第24-26页 |
3.2.1 主要考虑因素 | 第24-25页 |
3.2.2 景观要素及建设方法 | 第25-26页 |
3.3 平原营建田园综合体 | 第26-28页 |
3.3.1 主要考虑因素 | 第26-27页 |
3.3.2 景观要素及建设方法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坡地特征及景观影响因素研究 | 第29-33页 |
4.1 坡地特征 | 第29-31页 |
4.1.1 垂直面及空间形式更加丰富 | 第29-30页 |
4.1.2 生态环境敏感 | 第30页 |
4.1.3 自然景观多样 | 第30页 |
4.1.4 观赏视角多变 | 第30页 |
4.1.5 植物景观异质性强 | 第30-31页 |
4.2 坡地景观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4.2.1 气候 | 第31页 |
4.2.2 水文 | 第31页 |
4.2.3 坡度 | 第31-32页 |
4.2.4 坡向 | 第32-33页 |
5 坡地型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法总结 | 第33-37页 |
5.1 坡地型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5.1.1 合理选址,因地制宜原则 | 第33页 |
5.1.2 保护坡地生态,植物护土原则 | 第33页 |
5.1.3 农业为本,旅游为辅,尊重文化原则 | 第33-34页 |
5.2 坡地型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法 | 第34-36页 |
5.2.1 利用坡地空间,丰富视觉体验 | 第34页 |
5.2.2 顺应坡地走势,建造田园社区 | 第34-35页 |
5.2.3 根据坡地生态环境,营造植物景观 | 第35页 |
5.2.4 依托农业、文化资源,发展旅游 | 第35页 |
5.2.5 融合三产,形成产业链条 | 第35-3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6 实例研究:杭州市潜阳谷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 | 第37-61页 |
6.1 背景研究分析 | 第37-40页 |
6.1.1 地理位置 | 第37页 |
6.1.2 自然环境 | 第37页 |
6.1.3 历史沿革 | 第37页 |
6.1.4 资源概况 | 第37-40页 |
6.2 现状调研分析 | 第40-42页 |
6.2.1 现状 | 第40-41页 |
6.2.2 现状分析 | 第41-42页 |
6.3 相关规划解读 | 第42-43页 |
6.4 建设与保护策略 | 第43-55页 |
6.4.1 特色分析与利用 | 第43页 |
6.4.2 建设与保护原则 | 第43-44页 |
6.4.3 理念与构思 | 第44-45页 |
6.4.4 规划结构 | 第45-46页 |
6.4.5 功能分区 | 第46-50页 |
6.4.6 服务设施规划 | 第50-51页 |
6.4.7 水系景观规划 | 第51-52页 |
6.4.8 道路交通规划 | 第52-53页 |
6.4.9 建筑风貌规划 | 第53-54页 |
6.4.10 植物景观规划 | 第54页 |
6.4.11 产业布局 | 第54-55页 |
6.5 景观要素规划设计 | 第55-61页 |
6.5.1 交通 | 第55-56页 |
6.5.2 竖向 | 第56-57页 |
6.5.3 建筑 | 第57-58页 |
6.5.4 水体 | 第58页 |
6.5.5 植物 | 第58-6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一 :图标清单 | 第66-67页 |
附录二 :相关图表 | 第67-75页 |
个人简介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