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休闲渔业区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政策解读 | 第11-12页 |
1.1.2 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 | 第12-13页 |
1.1.3 三林休闲渔业区建设规划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乡村休闲渔业研究概述 | 第17-4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2.1.1 休闲与休闲旅游 | 第17-18页 |
2.1.2 乡村休闲渔业 | 第18-19页 |
2.1.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 第19-20页 |
2.2 乡村休闲渔业景观设计的理论支撑 | 第20-22页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0页 |
2.2.2 景观美学理论 | 第20-21页 |
2.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21-22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3 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情况与研究进展 | 第22-31页 |
2.3.1 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情况 | 第22-27页 |
2.3.1.1 国外休闲渔业发展情况 | 第22-24页 |
2.3.1.2 国内休闲渔业发展情况 | 第24-27页 |
2.3.2 国内外休闲渔业研究进展 | 第27-30页 |
2.3.2.1 国外休闲渔业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2.3.2.2 国内休闲渔业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2.3.3 乡村休闲渔业发展与研究总结 | 第30-31页 |
2.4 乡村休闲渔业案例研究 | 第31-40页 |
2.4.1 浙江湖州荻港渔庄 | 第31-35页 |
2.4.1.1 案例概况 | 第31-32页 |
2.4.1.2 案例特色:渔庄景观规划 | 第32-35页 |
2.4.2 江苏扬中长江渔文化生态园 | 第35-37页 |
2.4.2.1 案例概况 | 第35-36页 |
2.4.2.2 案例特色:渔文化专项设计 | 第36-37页 |
2.4.3 上海金山嘴渔村 | 第37-39页 |
2.4.3.1 案例概况 | 第37-38页 |
2.4.3.2 案例特色:渔村管理运营机制 | 第38-39页 |
2.4.4 案例研究总结 | 第39-40页 |
3 乡村休闲渔业景观设计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 第40-55页 |
3.1 乡村休闲渔业景观要素分析 | 第40-46页 |
3.1.1 自然景观要素 | 第40-43页 |
3.1.1.1 地形地貌 | 第40页 |
3.1.1.2 地理气候 | 第40页 |
3.1.1.3 生物 | 第40-43页 |
3.1.1.4 水体 | 第43页 |
3.1.1.5 土壤 | 第43页 |
3.1.1.6 乡土材料 | 第43页 |
3.1.2 人文景观要素 | 第43-46页 |
3.1.2.1 渔业生产 | 第43-44页 |
3.1.2.2 民俗民风 | 第44-45页 |
3.1.2.3 生活文化 | 第45-46页 |
3.1.2.4 宗教信仰 | 第46页 |
3.2 乡村休闲渔业景观类型与功能分析 | 第46-48页 |
3.2.1 休闲游憩功能 | 第47页 |
3.2.2 生态保护功能 | 第47-48页 |
3.2.3 科普教育功能 | 第48页 |
3.2.4 渔业生产功能 | 第48页 |
3.3 乡村休闲渔业景观设计理念 | 第48-49页 |
3.3.1 保护优先,实现持续发展 | 第48-49页 |
3.3.2 因地制宜,凸显地域特色 | 第49页 |
3.3.3 以人为本,满足功能需求 | 第49页 |
3.4 乡村休闲渔业景观设计方法 | 第49-55页 |
3.4.1 整体规划布局,合理分布功能区 | 第49-50页 |
3.4.2 注重细部处理,提升景观品质 | 第50-52页 |
3.4.2.1 水体景观设计 | 第50-51页 |
3.4.2.2 建筑小品景观设计 | 第51-52页 |
3.4.2.3 植物景观设计 | 第52页 |
3.4.3 发掘渔业元素,赋予文化内涵 | 第52-53页 |
3.4.3.1 渔业生产元素的景观应用 | 第52-53页 |
3.4.3.2 渔业生物元素的景观应用 | 第53页 |
3.4.3.3 渔业人物元素的景观应用 | 第53页 |
3.4.4 运用乡土资源,展示地域风貌 | 第53-55页 |
4 项目实践——三林休闲渔业区景观设计 | 第55-82页 |
4.1 项目概况 | 第55-67页 |
4.1.1 地理区位 | 第55-57页 |
4.1.2 村庄发展现状 | 第57-61页 |
4.1.2.1 三林村发展简史 | 第57-58页 |
4.1.2.2 生态自然环境现状 | 第58页 |
4.1.2.3 社会经济现状 | 第58-61页 |
4.1.3 三林休闲渔业区开发建设条件 | 第61-64页 |
4.1.3.1 区位与资源条件 | 第61-62页 |
4.1.3.2 三林村旅游区规划 | 第62-64页 |
4.1.4 场地现状 | 第64-67页 |
4.2 三林休闲渔业区景观总体规划与分区设计 | 第67-77页 |
4.2.1 项目定位 | 第67-69页 |
4.2.1.1 主题定位 | 第67页 |
4.2.1.2 功能定位 | 第67页 |
4.2.1.3 市场定位 | 第67-69页 |
4.2.2 功能分区规划设计 | 第69-76页 |
4.2.2.1 管理服务区 | 第70页 |
4.2.2.2 活力虾塘活动区(虾兵虾将) | 第70-71页 |
4.2.2.3 生态鱼塘活动区(百亩垂塘) | 第71-73页 |
4.2.2.4 渔家生活体验区(三林渔家) | 第73-74页 |
4.2.2.5 桑基鱼塘科普展示区(桑田游学) | 第74-75页 |
4.2.2.6 水乡风情观光游线(水乡慢游) | 第75-76页 |
4.2.3 交通系统规划 | 第76-77页 |
4.3 三林休闲渔业区景观专项设计 | 第77-82页 |
4.3.1 鱼塘道路与驳岸设计 | 第77-79页 |
4.3.2 建筑与小品设计 | 第79-80页 |
4.3.3 植物景观设计 | 第80-82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82-84页 |
5.1 结论 | 第82页 |
5.2 讨论 | 第82-84页 |
5.2.1 创新与不足 | 第82-83页 |
5.2.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附录:图表索引 | 第89-91页 |
个人简介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