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沈阳市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一、论文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一) 选题背景和目的第11-12页
        (二) 选题意义第12-13页
    二、文献综述第13-18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 国外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 国内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四)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第17-18页
    三、研究方法第18页
        (一) 文献分析法第18页
        (二) 比较分析法第18页
        (三) 参与式观察法第18页
    四、论文的创新点第18-19页
        (一) 提出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开放监管”模式第18页
        (二) 提出了以消费者为本、创新服务的监管理念第18-19页
第二章 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机构职能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架构第19-22页
    一、机构整合第19页
        (一) 三局合一第19页
        (二) 投诉归口第19页
    二、职能融合第19-20页
        (一) 市场流通环节监管第19页
        (二)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第19-20页
        (三) 特种设备监管第20页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基本情况第20-22页
        (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组织机构第20页
        (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主要职责第20-21页
        (三)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主要依据第21-22页
第三章 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概述第22-29页
    一、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基本内容第22-25页
        (一) 维护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第22页
        (二) 维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第22-23页
        (三) 维护消费者依法求偿权第23-24页
        (四) 维护消费者知悉真情权第24-25页
    二、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主要措施第25-29页
        (一) 依照职能对消费市场进行监管第25-26页
        (二) 开展消费教育宣传工作第26页
        (三) 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第26-27页
        (四) 开展建立完善消费维权服务站工作第27页
        (五) 开展行业消费者评议活动第27-29页
第四章 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第29-33页
    一、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一) 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与消费者期待存在矛盾第29页
        (二) 日常监管流于形式第29页
        (三) 处理消费投诉案件效率较低第29-30页
        (四) 食品类投诉案件频发,群众满意度较低第30页
        (五) 应对职业打假人缺少耐心第30页
    二、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0-33页
        (一) 市场监管部门权力有限第30页
        (二) 主动监管市场理念匮乏第30-31页
        (三) 执法队伍业务能力不强第31页
        (四) 市场监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第31-32页
        (五) 职业打假人造成行政资源浪费第32-33页
第五章 皇姑区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改进对策第33-41页
    一、建立维权执法联动机制第33-34页
        (一) 与相关部门协同共治第33页
        (二) 构建“四位一体”维权网络体系第33-34页
    二、树立以“消费者”为本的监管理念第34-35页
        (一) 加强日常监管第34-35页
        (二)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第35页
        (三) 加强内部宣传教育工作第35页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第35-37页
        (一) 强化考核激励机制第35-36页
        (二) 加强执法队伍政策法规培训第36页
        (三) 开展业务调解能力培训第36-37页
    四、构建“开放监管”模式第37-39页
        (一) 指导经营者建立消费纠纷和解制度第37页
        (二) 加强社区消费维权宣传第37页
        (三) 组建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第37-38页
        (四) 借鉴国外的消协功能第38-39页
    五、正确对待职业打假人第39-41页
        (一) 高度重视第39页
        (二) 加强源头管理第39-40页
        (三) 重视调解环节第40-41页
第六章 结论第41-43页
    一、研究结论第41页
        (一) 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存在弊端第41页
        (二)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多措并举第41页
        (三)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第41页
    二、未来研究展望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作者简介第46-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治理视角下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对策研究
下一篇:辽宁省普通公路路政执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