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5页 |
1.1 长毛明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概况 | 第10-16页 |
1.1.1 长毛明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1.1.2 长毛明对虾的研究概况 | 第11-16页 |
1.2 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概述 | 第16-19页 |
1.2.1 微卫星标记的简介 | 第16-17页 |
1.2.2 微卫星标记技术的基本步骤 | 第17-18页 |
1.2.3 微卫星标记的优缺点 | 第18页 |
1.2.4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虾类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1.3 AFLP技术的概述 | 第19-21页 |
1.3.1 AFLP的概述 | 第19-20页 |
1.3.2 AFLP技术的基本步骤 | 第20页 |
1.3.3 AFLP技术的优缺点 | 第20页 |
1.3.4 AFLP技术在虾类群体遗传学中应用 | 第20-2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1-25页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23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4.3 试验样品的采集 | 第24-25页 |
第2章 长毛明对虾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 第25-5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5-28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8-35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35-48页 |
2.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5页 |
2.2.2 基因组DNA酶切结果 | 第35-36页 |
2.2.3 富集产物PCR结果 | 第36页 |
2.2.4 阳性单克隆检测结果 | 第36页 |
2.2.5 测序结果 | 第36-38页 |
2.2.6 引物设计结果 | 第38-43页 |
2.2.7 多态及单态引物检测结果 | 第43-48页 |
2.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3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遗传学研究 | 第50-6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0-51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52-59页 |
3.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52-53页 |
3.2.2 PAGE检测结果 | 第53-54页 |
3.2.3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54-56页 |
3.2.4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各等位基因的分布 | 第56-58页 |
3.2.5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的遗传分化 | 第58-59页 |
3.3 讨论 | 第59-63页 |
3.3.1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9-60页 |
3.3.2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等位基因分析 | 第60-62页 |
3.3.3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的遗传分化分析 | 第62-63页 |
第4章 基于AFLP标记的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遗传学研究 | 第63-8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3-67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63页 |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63-64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64-67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67-77页 |
4.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67页 |
4.2.2 基因组DNA酶切结果 | 第67页 |
4.2.3 预扩增结果 | 第67-68页 |
4.2.4 选择性扩增引物筛选结果 | 第68-70页 |
4.2.5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AFLP的扩增结果 | 第70-74页 |
4.2.6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74页 |
4.2.7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各位点的出现频率 | 第74-77页 |
4.2.8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的遗传分化 | 第77页 |
4.3 讨论 | 第77-81页 |
4.3.1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77-79页 |
4.3.2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各位点出现频率的分析 | 第79-80页 |
4.3.3 长毛明对虾雌、雄群体的遗传分化的分析 | 第80-8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2页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