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及控制的理论分析 | 第18-30页 |
2.1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2.1.1 财政投资评审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风险和风险控制的概念 | 第18-19页 |
2.2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有关理论 | 第19-22页 |
2.2.1 财政投资公共产品和公共财政的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财政投资评审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3 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 第22页 |
2.3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 | 第22-30页 |
2.3.1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识别 | 第23-25页 |
2.3.2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评估方法 | 第25-30页 |
第三章 F省财政投资评审现状和风险控制存在问题 | 第30-37页 |
3.1 F省财政支出现状 | 第30-31页 |
3.2 F省财政投资评审现状 | 第31-34页 |
3.2.1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3.2.2 F省财政投资评审范围 | 第32页 |
3.2.3 财政投资评审的内部运作程序 | 第32-34页 |
3.3 F省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存在问题 | 第34-37页 |
3.3.1 影响F省财政投资评审的风险因素 | 第34-35页 |
3.3.2 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第四章 F省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37-51页 |
4.1 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指标选择 | 第37-38页 |
4.2 基于AHP方法的F省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分析 | 第38-45页 |
4.2.1 构造层次结构 | 第38-39页 |
4.2.2 建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第39-40页 |
4.2.3 构建判断矩阵 | 第40-45页 |
4.2.4 AHP模型的准则层指标权重 | 第45页 |
4.3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F省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分析 | 第45-50页 |
4.3.1 专家评分 | 第45-46页 |
4.3.2 建立模糊评价表 | 第46-47页 |
4.3.3 综合评价 | 第47-49页 |
4.3.4 F省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评估结论 | 第49-50页 |
4.4 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加强F省财政投资评审风险控制的对策 | 第51-60页 |
5.1 加强财政投资评审的宣传工作 | 第51-52页 |
5.2 防范评审工作人员的知识、技术不足和职业道德风险 | 第52-53页 |
5.3 规范风险责任约束机制,降低评审人员的评审风险 | 第53-55页 |
5.3.1 评审工作流程化 | 第53页 |
5.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 第53-54页 |
5.3.3 建立评审风险管理体系 | 第54-55页 |
5.4 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与评审单位一道共同管控评审单位风险 | 第55-56页 |
5.5 改进F省财政投资评审方法和手段 | 第56-60页 |
5.5.1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手段 | 第57页 |
5.5.2 加强评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 第57-58页 |
5.5.3 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力量 | 第58页 |
5.5.4 研究实行远程评审、网络评审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F省财政投资评审风险调查问卷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