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7页 |
1.1 BODIPY简介 | 第11-12页 |
1.2 氟化硼络合二吡略甲川类染料典型的合成路线 | 第12-13页 |
1.2.1 取代吡咯和取代醛的反应 | 第12页 |
1.2.2 取代吡咯和酰氯反应 | 第12-13页 |
1.2.3 吡咯醛与取代吡咯的缩合反应 | 第13页 |
1.3 BODIPY的首次合成 | 第13页 |
1.4 BODIPY结构修饰及其发展 | 第13-26页 |
1.4.1 BODIPY水溶性染料的合成 | 第13-14页 |
1.4.2 meso位的BODIPY结构的修饰 | 第14-16页 |
1.4.3 BODIPY 3,5-位的修饰 | 第16-18页 |
1.4.4 3,5-位二甲基的修饰 | 第18-20页 |
1.4.5 BODIPY 4位F的修饰 | 第20-23页 |
1.4.6 BODIPY 2,6-位的修饰 | 第23-25页 |
1.4.7 芳醛和异吲哚合成的BODIPY化合物 | 第25页 |
1.4.8 Aza-BODIPY化合物 | 第25-26页 |
1.4.9 BODIPY的偶联聚合 | 第26页 |
1.5 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类荧光染料的应用 | 第26-30页 |
1.5.1 在离子探针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1.5.2 在分子开关、pH探针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1.5.3 在小分子探针方面的应用 | 第29页 |
1.5.4 在生物分析方面的应用 | 第29-30页 |
1.5.5 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 | 第30页 |
1.6 2-取代苯并噻唑的合成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1.6.1 2-氨基硫吩和苯甲醛、苄胺等的缩合 | 第31页 |
1.6.2 苯硫酰胺环分子内环化氧化 | 第31-32页 |
1.6.3 金属催化邻卤代硫酰胺的环化 | 第32-33页 |
1.6.4 过渡金属催化的C-H官能团化 | 第33页 |
1.7 可见光促进的光催化研究进展 | 第33-35页 |
1.8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第2章 BODIPY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质研究 | 第37-5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7-42页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7-38页 |
2.1.2 BODIPY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8-39页 |
2.1.3 BODIPY的合成实验步骤 | 第39-41页 |
2.1.4 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测试 | 第41-4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2.2.1 BODIPY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机理分析 | 第42页 |
2.2.2 BODIPY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42-46页 |
2.2.3 化合物光谱性质研究 | 第46-50页 |
第3章 BODIPY光催化合成2-取代苯并噻唑的研究 | 第50-67页 |
3.0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0-51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1页 |
3.1.1 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具体实验步骤 | 第51页 |
3.2 2-苯基苯并噻唑的气相色谱检测与分析 | 第51-5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3.3.1 2-苯基苯并噻唑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52-56页 |
3.4 光催化氧化苄胺合成2-苯基苯并噻唑的底物拓展 | 第56-57页 |
3.5 2-苯基苯并噻唑合成机理探讨 | 第57-58页 |
3.6 2-芳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 第58-67页 |
3.6.1 2-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58-59页 |
3.6.2 2-(2-氟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59页 |
3.6.3 2-(2-甲基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59-60页 |
3.6.4 2-(2-甲氧基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0-61页 |
3.6.5 2-(2-乙氧基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1页 |
3.6.6 2-(3-氯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1-62页 |
3.6.7 2-(4-氟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2页 |
3.6.8 2-(4-甲基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2-63页 |
3.6.9 2-(4-溴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3页 |
3.6.10 2-(4-氯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3-64页 |
3.6.11 2-(2,4-二甲基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4页 |
3.6.12 2-(2,4-二甲氧基苯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4-65页 |
3.6.13 2-(1-萘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5页 |
3.6.14 2-(2-噻吩基)苯并噻唑的合成 | 第65-67页 |
第4章 BODIPY的线性聚合及其光催化作用研究 | 第67-73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4.2.1 P-BODIPY的合成路线 | 第68页 |
4.2.2 P-BODIPY合成的具体步骤 | 第68页 |
4.2.3 P-BODIPY的硅胶负载分散 | 第68-69页 |
4.2.4 P-BODIPY的光催化实验 | 第69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4.3.1 聚合物的性能测试 | 第69-71页 |
4.3.2 P-BODIPY的光催化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2页 |
4.3.3 催化剂的回收及重复使用试验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附录B 附图 | 第83-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