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控制大白菜橙色性状基因的研究 | 第12-14页 |
1.1.1 大白菜橙色性状的物质基础 | 第12页 |
1.1.2 控制橙色性状基因的定位 | 第12-13页 |
1.1.3 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类胡萝卜素积累 | 第13-14页 |
1.2 植物抗氧化能力研究 | 第14-18页 |
1.2.1 抗氧化机制 | 第14-15页 |
1.2.2 体外抗氧化方法 | 第15-16页 |
1.2.3 ORAC方法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 食物中硝酸盐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1 硝酸盐的危害 | 第18-19页 |
1.3.2 测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 | 第19页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1 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与橙色大白菜Br-or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验证 | 第20-24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1页 |
2.1.1 仪器和试剂 | 第20页 |
2.1.2 材料 | 第20页 |
2.1.3 方法 | 第20-21页 |
2.1.3.1 DNA样品的制备 | 第20页 |
2.1.3.2 引物多态性扩增 | 第20-21页 |
2.1.3.3 球色调查 | 第21页 |
2.2 结果及分析 | 第21-24页 |
2.2.1 田间性状调查 | 第21-22页 |
2.2.2 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 第22-23页 |
2.2.3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橙色大白菜BrCRTISO的表达分析 | 第24-28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5页 |
3.1.1 材料 | 第24页 |
3.1.2 方法 | 第24-25页 |
3.1.2.1 RNA的提取 | 第24页 |
3.1.2.2 反转录 | 第24页 |
3.1.2.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4-25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3.2.1 BrCRTISO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第25-26页 |
3.2.2 BrCRTISO基因在大白菜不同品种球叶中的表达分析 | 第26页 |
3.3 讨论 | 第26-28页 |
3.3.1 大白菜橙色叶球形成机理 | 第26-27页 |
3.3.2 叶球内叶BrCRTISO表达量高的原因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橙色大白菜抗氧化能力研究 | 第28-35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4.1.1 材料 | 第28-29页 |
4.1.2 仪器、试剂 | 第29页 |
4.2 方法 | 第29-32页 |
4.2.1 储备液的配制 | 第29页 |
4.2.2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4.2.3 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4.2.4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 | 第30页 |
4.2.5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30-32页 |
4.2.5.1 Trolox标准曲线 | 第30页 |
4.2.5.2 亲脂性和亲水性样品的制备 | 第30页 |
4.2.5.3 抗氧化能力指数的测定 | 第30-32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4.3.1 不同白菜叶球中总酚、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 第32页 |
4.3.2 Trolox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4.3.3 不同品种大白菜的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32-33页 |
4.3.4 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4.4 讨论 | 第34-35页 |
4.4.1 大白菜中抗氧化物质含量 | 第34页 |
4.4.2 不同品种大白菜的抗氧化能力 | 第34页 |
4.4.3 抗氧化物质含量与ORAC相关性 | 第34页 |
4.4.4 抗氧化能力测定研究 | 第34-35页 |
第五章 橙色大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分析 | 第35-38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5.1.1 材料 | 第35页 |
5.1.1.1 仪器和试剂 | 第35页 |
5.1.1.2 材料 | 第35页 |
5.1.2 方法 | 第35-36页 |
5.1.2.1 贮备液的制备 | 第35页 |
5.1.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35页 |
5.1.2.3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5.2.1 硝酸盐标准曲线 | 第36页 |
5.2.2 不同时期大白菜中硝酸盐含量 | 第36-37页 |
5.3 讨论 | 第37-3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8-39页 |
6.1 证实了与BR-OR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和共显性标记的正确性 | 第38页 |
6.2 明确了BRCRTISO基因在橙色大白菜球叶中低量表达的特性 | 第38页 |
6.3 明确了橙色大白菜球叶总抗氧化能力高于普通大白菜 | 第38页 |
6.4 明确了橙色大白菜叶球的硝酸盐含量低于普通大白菜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4页 |
附录 | 第44-50页 |
缩略词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