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研究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7页 |
1.1 科名的确定 | 第11-12页 |
1.2 中国杜英科植物科下等级的发表及研究历史 | 第12-13页 |
1.2.1 杜英属与猴欢喜属属名的确定 | 第13页 |
1.2.2 中国杜英科植物种类的发表及研究历史 | 第13页 |
1.3 目前分类存在的问题 | 第13-16页 |
1.3.1 许多类群的处理意见不一致 | 第14页 |
1.3.2 目前用于杜英科植物分类的许多性状不合理或不一致 | 第14-15页 |
1.3.3 标本材料的缺乏 | 第15页 |
1.3.4 该科类群的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关系也还没有探明 | 第15-16页 |
1.4 其他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形态性状及其分类价值 | 第17-33页 |
2.1 习性、树干、枝条 | 第17-19页 |
2.1.1 习性 | 第17页 |
2.1.2 树干、枝条 | 第17-19页 |
2.2 叶形态 | 第19-24页 |
2.2.1 叶颜色 | 第19-20页 |
2.2.2 叶形 | 第20-23页 |
2.2.3 叶片附属物 | 第23-24页 |
2.3 花序形态 | 第24-25页 |
2.4 花部结构解剖 | 第25-30页 |
2.4.1 花萼 | 第25-27页 |
2.4.2 花瓣 | 第27-28页 |
2.4.3 雄蕊 | 第28-29页 |
2.4.4 雌蕊群 | 第29-30页 |
2.5 果实、种子和物候 | 第30-33页 |
2.5.1 果实 | 第30-31页 |
2.5.2 种子 | 第31-32页 |
2.5.3 物候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叶脉序特征的研究 | 第33-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的研究 | 第37-4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4.3 分析与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江西杜英科植物的分类 | 第43-53页 |
5.1 江西杜英科的分类 | 第43-52页 |
5.1.1 猴欢喜属的分类 | 第44-46页 |
5.1.2 杜英属的分类 | 第46-52页 |
5.2 存疑种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江西杜英科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 第53-59页 |
6.1 种类组成和地理分布 | 第53-56页 |
6.2 杜英科的起源和散布 | 第56-59页 |
6.2.1 杜英科植物的起源 | 第56页 |
6.2.2 我国杜英科植物的散布 | 第56-59页 |
第七章 江西杜英科植物园林应用分析 | 第59-64页 |
7.1 杜英科植物的观赏特性 | 第59-60页 |
7.2 观赏性应用类型 | 第60-61页 |
7.3 杜英科植物栽培繁殖技术 | 第61-64页 |
7.3.1 园林植物栽培应用的基本条件 | 第61页 |
7.3.2 杜英科植物繁殖方法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图版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