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菜种质资源及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1.1 费菜生物学特性及本草考证 | 第12-16页 |
1.1.1 形态分布与生物学特征 | 第12-14页 |
1.1.2 本草考证 | 第14-16页 |
1.2 费菜化学成分及临床药理研究 | 第16-18页 |
1.2.1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6-17页 |
1.2.2 药理作用研究 | 第17-18页 |
1.3 人工繁育及采收加工 | 第18-20页 |
1.3.1 费菜的人工栽培 | 第18-19页 |
1.3.2 组织培养与快速繁育研究 | 第19页 |
1.3.3 采收加工 | 第19-20页 |
1.4 酚类物质抗缺血性心脏病机制研究 | 第20-22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4页 |
第2章 费菜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 第24-35页 |
2.1 费菜资源调查研究 | 第24-31页 |
2.1.1 调查设备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2.1.2 研究结果 | 第26-31页 |
2.2 费菜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 第31-35页 |
2.2.1 野生及栽培资源 | 第31页 |
2.2.2 费菜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第31-32页 |
2.2.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32-35页 |
第3章 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35-53页 |
3.1 费菜主要形态变异研究 | 第35-41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5-37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3.1.3 实验结果 | 第38-40页 |
3.1.4 讨论 | 第40-41页 |
3.2 费菜种质资源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1-53页 |
3.2.1 材料与仪器 | 第41-43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3.2.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3.2.4 讨论 | 第52-53页 |
第4章 费菜酚类物质的测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53-78页 |
4.1 费菜总多酚、总黄酮及原花色素含量的测定 | 第53-63页 |
4.1.1 材料与仪器 | 第53-54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4.1.4 讨论 | 第62-63页 |
4.2 费菜酚类提取物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 | 第63-73页 |
4.2.1 材料与仪器 | 第63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63-65页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72页 |
4.2.4 讨论 | 第72-73页 |
4.3 费菜酚类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第73-78页 |
4.3.1 材料与仪器 | 第73-74页 |
4.3.2 实验方法 | 第74页 |
4.3.3 实验结果 | 第74-76页 |
4.3.4 讨论 | 第76-78页 |
第5章 费菜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78-87页 |
5.1 费菜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分析 | 第78-83页 |
5.1.1 材料与仪器 | 第78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78-79页 |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9-83页 |
5.2 费菜不同部位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第83-86页 |
5.2.1 材料与仪器 | 第83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4-86页 |
5.3 讨论 | 第86-87页 |
总结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附录 | 第100-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