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地方政府公司化中的增长联盟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3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2-16页
        一、研究背景第12-14页
        二、研究目的第14-15页
        三、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6-2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20-23页
        三、国内外研究思考第23-26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6-28页
        一、研究内容第26-27页
        二、研究方法第27-28页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第28页
    第五节 不足之处第28-30页
第二章 地方政府公司化中的增长联盟研究缘起第30-52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30-33页
        一、地方政府第30页
        二、地方政府公司化第30-31页
        三、增长联盟第31页
        四、企业家政府第31-32页
        五、城市经营第32-33页
    第二节 中西方地方政府转型的异同第33-35页
        一、转型的总体背景第33页
        二、转型的目标第33-34页
        三、转型的内容与方式第34-35页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第35-52页
        一、理论基础第35-47页
        二、论文的分析框架:制度——行为分析第47-52页
第三章 转型过程中地方增长联盟的生成逻辑第52-77页
    第一节 地方增长联盟的形成第52-60页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第52-53页
        二、中国语境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复杂化第53-56页
        三、地方政府公共性与自利性的“摇摆”: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逻辑起点第56-58页
        四、双重行为: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复杂关系第58-60页
    第二节 政治经济结构的转型: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第60-67页
        一、经济全球化: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外部环境第60-61页
        二、政治分权化: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内部环境第61-62页
        三、财权与事权的不均衡: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必然选择第62-63页
        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思维方式第63-65页
        五、地方政府角色的转换: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催化剂第65-67页
    第三节 土地公有背景下使用权的市场化改革: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制度因素第67-75页
        一、地方政府所有:土地所有制的异化第67-68页
        二、“名为市场,实为计划”:公有制条件下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第68-69页
        三、地方政府的盛宴:土地财政第69-72页
        四、寻租:土地市场上地方政府干预管制经济的超额收益第72-73页
        五、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机制:地方增长联盟形成的内源驱动力第73-75页
    第四节 增长联盟发展的三个阶段第75-77页
        一、地方公有制企业:直接的地方保护主义第75页
        二、外来投资的特殊政策:招商引资第75页
        三、房地产市场:稳固的增长联盟第75-77页
第四章 地方增长联盟的复杂关系第77-98页
    第一节 地方增长联盟博弈的出发点第78-88页
        一、政党官僚制的整合与机会主义的冲突第78-83页
        二、委托——代理理论下的地方政府第83-86页
        三、政治交易过程中的“经济人”第86页
        四、权力的稀缺性和利益性第86-87页
        五、褒贬不一的利益集团第87-88页
    第二节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的博弈第88-93页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增长联盟的博弈第88-89页
        二、房地产市场调控:一个典型样本的分析第89-93页
    第三节 不同层级地方政府内部的博弈关系第93-95页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博弈关系第95-98页
第五章 地方增长联盟的政治经济影响第98-119页
    第一节 地方增长联盟的积极作用第98-99页
    第二节 地方增长联盟的消极影响第99-119页
        一、行政区经济第102-109页
        二、权力寻租与增长联盟利益最大化第109-111页
        三、地方政府债务的剧增和公共服务的严重滞后第111-114页
        四、城乡经济的割裂式发展第114-115页
        五、政府主导市场经济的进程第115-119页
第六章 地方政府公司化中的反增长联盟第119-141页
    第一节 中国语境下西方式反增长联盟未形成的原因第119-128页
        一、地方政府的无契约约束与非对称政治结构第119-120页
        二、市民社会的不健全与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微弱第120-122页
        三、工会组织的体制性困境与无助第122-128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司化中反增长联盟的主体:农民第128-130页
        一、经济利益最大化:地方政府行为的异化第128-129页
        二、显失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第129页
        三、自身合法权益的无力维护:无组织化的力量第129-130页
    第三节 反增长联盟的运作方式:农民的集体性抗争第130-134页
        一、农民抗争的原因第130-132页
        二、农民抗争的方式第132-134页
    第四节 反增长联盟的抗争:“阿凡达式”的个体悲剧第134-137页
        一、弱者地位的强化:合法化的诉苦与协商第135页
        二、构建合法化:寻找拆迁的漏洞第135页
        三、制造舆论效应:弱势群体的非均衡博弈第135-136页
        四、进入司法程序:难以奏效的抗争方式第136-137页
    第五节 反增长联盟的集体行动逻辑第137-141页
        一、从日常对抗走向集体行动第137-138页
        二、反增长联盟的集体行动困境第138-141页
第七章 遏制地方增长联盟非正常蔓延的路径选择第141-161页
    第一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稳妥推进与基层民主的健全第141-147页
        一、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第141-145页
        二、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第145-147页
    第二节 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改革与重构第147-150页
        一、界定市场与政府边界,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划分第148页
        二、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划分,实现财权与事权统一第148-149页
        三、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149页
        四、保持国家治理结构与财政制度的协调第149-150页
        五、政府管理级次和财政管理级次的适度简化第150页
    第三节 财政预算的民主与公共财政的建立第150-153页
        一、财政预算的民主第150-153页
        二、公共财政:转型时期财政运行模式的合理选择第153页
    第四节 绩效评估的完善与问责制度的构建第153-161页
        一、绩效评估制度的完善第153-157页
        二、问责制度的健全第157-161页
结束语第161-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77页
后记第177-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社会公共安全协同供给
下一篇:中日近代化进程中政府制度改革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