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2.国内研究 | 第13-14页 |
3.现有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研究框架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理论阐述 | 第17-22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1.道路客运 | 第17页 |
2.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 | 第17-1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18-20页 |
2.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20-22页 |
三、郑州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一)政策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二)管理体制现状 | 第23-24页 |
(三)市场经营现状 | 第24页 |
(四)推进举措及现实成效 | 第24-28页 |
1.实施“公交优先”,大力创建公交都市 | 第24-25页 |
2.开展试点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 | 第25页 |
3.强化基础建设,具备了实施条件 | 第25-26页 |
4.加强行业管理,城乡客运管理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 第26-28页 |
四、郑州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一)系统研究和整体把握不足 | 第28页 |
(二)政策法规建设滞后 | 第28-30页 |
1.缺少客运一体化的立法保障 | 第28-29页 |
2.城乡客运政策发展不平衡 | 第29页 |
3.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29-30页 |
(三)工作机制不适应发展需要 | 第30-32页 |
1.领导协调机制作用发挥不够 | 第30页 |
2.行业管理机制制约城乡客运发展 | 第30-31页 |
3.运营经营模式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 第31-32页 |
(四)行业市场监管不到位 | 第32-33页 |
1.监管措施不够 | 第32页 |
2.执法力量不足 | 第32页 |
3.考核机制不完善 | 第32-33页 |
五、国内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第33-38页 |
(一)各地发展经验 | 第33-37页 |
1.北京 | 第33-34页 |
2.宁波 | 第34-35页 |
3.成都双流 | 第35-37页 |
(二)对郑州发展的启示 | 第37-38页 |
六、郑州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对策 | 第38-46页 |
(一)优化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 第38-39页 |
1.坚持“公交优先”的发展理念 | 第38-39页 |
2.坚持“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 | 第39页 |
(二)建立健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政策保障体系 | 第39-41页 |
1.加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立法保障 | 第39页 |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 | 第39-40页 |
3.加强农村客运发展政策扶持保障 | 第40-41页 |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补贴和扶持机制 | 第41-43页 |
1.建立科学的补贴机制 | 第41页 |
2.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 | 第41-42页 |
3.制定适当的投资政策 | 第42-43页 |
4.建立“城乡客运发展基金” | 第43页 |
(四)创造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 第43-46页 |
1.理顺城乡客运管理体制 | 第43-44页 |
2.加强城乡客运行业监管 | 第44-45页 |
3.提升道路客运信息化服务管理水平 | 第45-46页 |
七、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