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柴油机排气颗粒碰撞过程与团聚特征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排气颗粒的运动特征第12-14页
    1.3 颗粒碰撞仿真与团聚特征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1.3.1 颗粒碰撞过程的数理仿真第14-17页
        1.3.2 颗粒团聚特征分析第17-19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9-21页
第二章 颗粒碰撞与团聚评价参数及力学分析第21-34页
    2.1 碰撞条件与评价指标第21-22页
        2.1.1 碰撞发生条件第21页
        2.1.2 颗粒碰撞的评价指标第21-22页
    2.2 团聚条件与评价指标第22-24页
        2.2.1 团聚发生条件第23页
        2.2.2 颗粒团聚的评价指标第23-24页
    2.3 颗粒力学特征参数第24-29页
        2.3.1 流场中颗粒受力第24-25页
        2.3.2 颗粒间作用力第25-29页
    2.4 单颗粒的力学分析第29-33页
        2.4.1 范德华力与静电力第29-31页
        2.4.2 粘性力与粘附能第31-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颗粒碰撞的模型与仿真第34-47页
    3.1 模型建立第34-40页
        3.1.1 相似原则第34-35页
        3.1.2 模型建立与颗粒参数确定第35-37页
        3.1.3 耦合方法与边界条件第37-40页
    3.2 压差对颗粒碰撞过程的影响第40-42页
        3.2.1 颗粒碰撞概率第40-41页
        3.2.2 颗粒重叠距离分析第41-42页
    3.3 流速对颗粒碰撞过程的影响第42-44页
        3.3.1 颗粒碰撞概率第42-43页
        3.3.2 颗粒重叠距离分析第43-44页
    3.4 粒径分散性对颗粒碰撞过程的影响第44-46页
        3.4.1 颗粒碰撞概率第44-45页
        3.4.2 颗粒重叠距离分析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颗粒团聚特征参数测量与分析第47-70页
    4.1 气缸压力测量及颗粒采集第47-49页
        4.1.1 气缸压力测量第47-48页
        4.1.2 柴油机颗粒采集第48-49页
    4.2 颗粒粒径测量与分析第49-55页
        4.2.1 试验设备与方案第49-50页
        4.2.2 负荷的影响第50-52页
        4.2.3 转速的影响第52-55页
    4.3 颗粒结构特征参数测量与分析第55-62页
        4.3.1 试验设备与方案第55页
        4.3.2 排气压差的影响第55-60页
        4.3.3 排气流速的影响第60-62页
    4.4 颗粒间力学特征分析第62-68页
        4.4.1 试验设备与方案第62-63页
        4.4.2 排气压差的影响第63-66页
        4.4.3 排气流速的影响第66-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70-72页
    5.1 全文总结第70-71页
    5.2 工作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项目、所获奖励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NTP作用下颗粒物理化特性及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无人机的核辐射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