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师范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我国“全科型”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一、选题缘由第10-11页
        (一)国际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第10页
        (二)国家小学教育改革的需求第10页
        (三)我国农村教育的师资需要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理论意义第11页
        (二)实践意义第11-12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2-13页
        (一)“全科型”小学教师第12页
        (二)教师教育第12-13页
        (三)课程设置第13页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9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三)国内研究的不足第19页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9-21页
        (一)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21页
第二章 我国“全科型”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第21-26页
    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演变第21-22页
        (一)清末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第21页
        (二)民国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第21页
        (三)建国初期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第21页
        (四)八十年代后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第21-22页
    二、我国“全科型”小学教师教育的历史演变第22-26页
        (一)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时期第23-24页
        (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时期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全科型”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第26-29页
    一、专科层次“全科型”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第26页
    二、本科层次“全科型”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第26-29页
        (一)大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第26-27页
        (二)小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第27-29页
第四章 我国“全科型”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案例比较第29-70页
    一、杭州师范大学“全科型”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第29-42页
        (一)培养目标第29页
        (二)课程结构第29-31页
        (三)课程内容第31-42页
    二、湖州师范学院“全科型”小学教师课程设置第42-51页
        (一)培养目标第42-43页
        (二)课程结构第43-44页
        (三)课程内容第44-51页
    三、长江师范学院“全科型”小学教师课程设置第51-63页
        (一)培养目标第51-52页
        (二)课程结构第52-54页
        (三)课程内容第54-63页
    四、三所大学“全科型”小学教师课程设置的比较第63-70页
        (一)培养目标第63页
        (二)课程结构第63-64页
        (三)课程内容第64-70页
第五章 我国“全科型”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第70-74页
    一、培养目标具体化,凸显“全科型”教师教育师范性第70页
    二、调整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国际化和综合性第70-71页
    三、精简必修课程,调整必选修课程的比例第71页
    四、合理设置学分,减少学生压力第71-72页
    五、注重综合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科的关联性第72页
    六、凸显教师专业课程的小学特色,突出时代性第72-73页
    七、注重实践活动全程化,加强多学科的教学实践第73-74页
结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硕士生教育生活的叙事探究
下一篇:中芬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