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 第13-18页 |
一、国外关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 | 第13-16页 |
二、国内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23页 |
一、国外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19页 |
二、国内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第19-23页 |
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演进及现状 | 第23-28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演化历史过程 | 第23-26页 |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1949-1978年:计划指令式公司治理结构 | 第23页 |
二、改革开放至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978-1992年:行政管理式治理结构 | 第23-24页 |
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至亚洲金融危机1992-1999年:萌芽时期公司治理结构 | 第24-25页 |
四、亚洲金融危机至国际金融危机1999-2008年:机遇与挑战并存下的银行治理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第26-28页 |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 | 第26页 |
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特点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实证研究 | 第28-38页 |
第一节 DEA数据包络方法及模型选择 | 第28-30页 |
一、参数及非参数方法介绍 | 第28页 |
二、DEA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28-29页 |
三、DEA模型选择及对应效率的经济含义 | 第29页 |
四、样本选择 | 第29-30页 |
第二节 银行效率指标选取 | 第30-33页 |
一、指标选取方法汇总 | 第30-31页 |
二、投入和产出指标选择 | 第31-33页 |
第三节 DEA效率实证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一、Malmquist模型银行综合效率值 | 第33-35页 |
二、Malmquist模型银行技术效率值 | 第35-36页 |
三、Malmquist模型银行纯技术效率值 | 第36-37页 |
四、Malmquist模型银行规模效率值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38-56页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变量选择 | 第38-42页 |
一、回归模型的控制变量 | 第38-39页 |
二、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 | 第39-41页 |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多元回归方程模型建立与检验 | 第42-56页 |
一、假设提出 | 第42-45页 |
二、多元回归模型建立 | 第45-49页 |
三、回归模型检验 | 第49-54页 |
四、回归模型检验结果汇总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